陸官媒解析美日競邀臺積電用意後 急再喊芯片自主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稱臺積電有地緣政治重要性,陸媒認爲美、日競相邀請臺積電赴當地設廠,就是想利用其技術實力重建半導體供應鏈。(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人民日報社旗下國際新聞報紙《環球時報》8日刊載署名「鐵流」的經濟技術觀察家文章,注意到日本邀請臺積電前往設廠新聞,指出美國、日本競相邀請臺積電,目的是重建半導體供應鏈、實現半導體「內循環」,疾呼唯一合理策略就是堅持自主研發、實現芯片(即晶片)自主。
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先進技術逐漸由歐美髮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擴散,半導體也形成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分工。美國、荷蘭在產製設備領域壟斷,美國在IC設計十分強勢,日本在材料領域有過半江山,臺灣、韓國在製造、封裝領域有絕大市佔,半導體各環節已形成雁形產業分工。
鐵流認爲,美國佔據技術要求、利潤最高的領域,然後將生產原材料、製造晶圓這些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的環節轉移給日、韓、臺,這對美而言原是明智之舉,但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掀起去全球化浪潮後,這種分工型態對美、日等發達國家就開始出現風險。
他分析,因爲美、日在製造環節都高度依賴臺積電,而只有設計、設備等環節卻沒有製造、封裝能力,整個半導體產業鏈還是會有滅頂之災,所以要藉助臺積電的技術實力重建半導體供應鏈。
鐵流強調,美、日這種推動半導體內循環舉動不是一時興起,拜登(Joe Biden)是延續川普政策還是迴歸全球化,不能一廂情願抱以樂觀,國際秩序正處深刻調整期,資源分配面臨重新洗牌,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間的科技競爭不可避免,芯片在資訊時代,就如同工業化時代的鋼鐵、農業時代的糧食一樣重要,大陸必須堅定不移建設自主可控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