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是國內普通家庭達到“教育小康”、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嗎?

原創來源:

中國教育在線國際教育頻道主編趙剛

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從一元社會過渡到多元社會,也就是說,不再像科舉時代,只有“考試—做官”一條路,而是給予普通人更多機會和選擇。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後,升入高等教育學府深造的機會向最廣大民衆開放,不再以階級、出身劃線,這是在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衆化轉型的起點,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性事件。

當時,在國內機會平等的基礎上,高等教育資源稀缺的矛盾突出,而“教育小康”的准入門檻很高,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量大,“高考改變命運”成爲普通人的機會和選擇。

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大衆化進程在不斷提速。根據國內高招數據統計,大學本科錄取率45%以上,高校錄取率接近90%。換句話說,對絕大多數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而言,參加高考就能升學,就能進入高等院校深造。

與此同時,對於高招結果不滿意的考生,還可以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選擇“國內留學”、甚至直接海外留學。從這個意義上說,留學是普通家庭在升學過程中的選擇之一,而不是唯一。

不過,中國高等教育大衆化在降低准入門檻的同時,學歷貶值的風險在加大。特別是在國內大城市的就業市場,大學本科學歷逐漸從“教育小康”水平跌落到“教育溫飽”層級。

在這樣的“學歷高消費”背景下,對壟斷優質教育資源的雙一流名校的剛需形成新的高考獨木橋。還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另闢蹊徑,“留學改變命運”一度甚囂塵上。

留學是中等收入及以上家庭的“教育小康”標準,也是適應全球化發展的選擇。

不過,留學所對應的國際就業市場,其准入門檻對中國留學生而言,仍顯得難以企及。即便是中國學生最集中的美國留學市場,能留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學生比例也只有20%左右。

從中國留學家庭的觀念和就業傾向看,大量海歸仍希望海外學位能成爲進入國內高薪崗位的敲門磚。

不過,在激烈競爭的國內人才市場中,洋文憑不再是僱主最看重的,相關工作經歷、面試中表現出的溝通能力、試用期實操過程中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纔是正式入職的強大基礎。

從普遍意義上說,留學本身不能改變社會階層躍遷。連收入的變化,可能都與留學關聯度不大。

不過,就業市場從追捧海內外名校背景,正在迴歸對真才實學的重視。

無論如何,只要不是一元社會,每個人都有更多立足的機會。這是現代文明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