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鄉愁 從今天的蔡依林看昨天的鳳飛飛
臺灣歌手鳳飛飛在1970代中期晉級「下一站,天后」。如今,進入了「下一站,天國」。
時間一直在走,「天后」有如武林盟主,會隨着時間一直在換。當年的鄧麗君、鳳飛飛、甄妮,也換成了今天張惠妹、蔡依林、蕭亞軒。
本質上,鳳飛飛如同那個年代的蔡依林。兩人都散發着強烈的臺灣本土氣息,那種根源自底層、 屬於「孤女的願望」式的認真打拚精神。不過,鳳飛飛獲得的眷顧不如蔡依林。
在那個大學升學率偏低、加工出口區女作業員從鳳飛飛歌聲和「三廳電影」中獲得慰藉的1970年代,多數大學生是不聽鳳飛飛的。在「前羅大佑時期」,他們愛聽 (或愛唱)的是瓊拜雅 (Joan Baez)、彼得、保羅與瑪麗 (Peter ,Paul ,and Mary ),或是校園民歌。更高調一點的,則聽陳達、楊弦或胡德夫。鳳飛飛的歌,常被視爲下里巴人的靡靡之音。
現代年輕人個個都可以是大學生,弭平了以往大學窄門「門裡門外」的分野,所以,年輕人愛蔡依林,已等於大學生愛蔡依林。這種被「知識階級」追捧的榮寵,鳳飛飛當年是享受不到的。
但時間善於製造「遲來的桂冠」, 鳳飛飛生涯後期也終於獲得一些應有的肯定。不過,這時候鳳飛飛已遠嫁香港(地理上很近、文化上很遠)。除了偶而回來開巡唱之外,她跟原鄉的泥土、原鄉的掌聲都很遙遠。所以,她的鄉愁是雙重的。掌聲,也是另一種鄉愁。
鳳飛飛翻唱過中島美雪的一首歌:《瀟灑的走》。她是否走得瀟灑,或者像是《我是一片雲》中所說的「來去無牽掛」,我不曉得。只是,人在異鄉的她,走得太保密、太無聲無息。少了許多許多該償還給她的關懷、肯定和掌聲(尤其是從年輕人那裡)。因爲,儘管她辭世的消息來得震撼,但頂多三天之後,媒體又要爲着別的八卦新聞忙昏頭。鳳飛飛被送進音樂的英靈殿裡,讓大家膜拜。只是,這些遲到的讚美,已不曉得她是否聴得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