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戰爭引信尚未拆除

(圖/新華社)

前總統馬英九4月1日至11日至大陸參訪,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見外賓的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進行二次會,雙方在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措辭或有不同,但是爲兩岸和平穩定注入有利因素,可謂是殆無疑義,使得原本呈現劍拔弩張的兩岸態勢有所趨緩。然而,這不代表兩岸發生戰爭的引信已被拆除。

首先,美中戰略競爭甚至對抗的格局未變。雖然美中高層已恢復對話,2023年底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與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進行視訊對話,日前雙方海軍更在美國夏威夷進行安全對話,不過美國海軍部長戴杜羅卻指出,大陸利用海軍、海警及海上民兵,過度主張海洋主權,是印太地區二次戰後國際局勢的最大挑戰,盼美國、日本與菲律賓加強合作,應對大陸過度海權主張。

若再加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赴美進行國事訪問,雙方進行安保同盟的升級,更對亞太地區局勢造成影響。美國總統拜登強調:「日美正在推進指揮與控制的現代化,爲實現無縫、有效合作而提高相互操作性,這是自同盟成立以來最重要的升級」。儘管拜登表示「這不是針對特定國家,也不是針對地區的威脅」,但是劍指何國,區域內國家都心知肚明。

此外,爲使日本擁有「戰斧」巡航導彈的反擊能力,美國將在訓練方面提供協助,在防衛武器裝備的聯合開發方面,也敦促包括民間企業在內、日本防衛省和美國國防部進行磋商。日本除根據美英澳三國的安保框架(AUKUS)在技術方面提供協助之外,還將擴大至美日菲首腦會談等合作框架。美國建構亞洲版的北約來因應大陸的崛起,勢必會對兩岸關係造成衝擊,更遑論未來川普若當選總統,對大陸將採取更強烈的圍堵手段,勢將影響臺灣的大陸政策,兩岸關係要穩定發展將更加困難。

其次,習近平恐未如日本學者日前所分析的已將「強制性和平統一」視爲口號。畢竟大陸是否對外用兵,付出的代價跟所面臨的風險高,恐非其最關切的面向,能否達成戰略目標纔是出兵關鍵,否則毛澤東爲何會在軍力不如人的情況下,依然在1950年參與韓戰、1969年向中蘇邊界的珍寶島出兵。習近平以毛澤東爲師,豈能輕看強制性和平統一的決心!

更何況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明定採非和平手段三條件:臺獨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大陸分裂出去的事實;發生將會導致臺灣由大陸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和平統一的條件完全喪失。只要出現前二條件,大陸將毫不遲疑對臺採取非和平手段統一。至於第三條件,習近平已說過統一問題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這不就代表臺灣不能掉以輕心嗎?

最後,是臺灣民衆認同本身是中國人或同時是臺灣人與中國人的比例甚低,即使馬英九在馬習二會上提出「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遵守一箇中國原則」之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恐怕對臺灣民衆不希望與大陸統一的影響甚微。

再加上現在及未來的民進黨政府,已確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兩岸定位,違背中華民國憲法具有「一中」的意涵,兩岸關係未來發展豈能跳脫兵兇戰危的險境?

(作者爲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