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賢明/「三倍券」能「加倍」消費嗎 ?
行政院蘇院長日前宣佈疫情在臺灣已趨緩,政府在「邊境嚴管、國內鬆綁」的原則下,推出振興經濟的重要措施:繳交1,000元換回3,000元的「三倍券」。目前規劃的三倍券將限制特定領域(護髮、百貨、餐廳、書店、演唱會、旅遊住宿等)和特定時間(年底前)使用,藉以集中刺激這些項目的消費。
這個三倍券政策公佈後,果不其然的引起許多質疑,諸如爲何不採用現金髮放?爲什麼需要限定消費領域?爲何不依過去消費券模式進行?爲什麼要繳交一千領回三千?下面我們先針對外界的一些質疑回答,再針對三倍券的核心問題:是否能有效促進消費,來進行討論。
▲馬政府時期發放的消費券,促進經濟效果不如預期。(圖/記者湯興漢攝)
首先,外界的最多質疑是爲何不採用既有的消費券模式,而要重新設計一更復雜的三倍券模式。
2009年因應金融風暴,政府發放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透過約略八百億的預算支出,希望有效刺激國內消費。這個消費券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臺灣民衆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儲蓄習慣和領先全球的高儲蓄率,大多數人將領的消費券用來取代日常支出的花費(約七成),僅少數消費券被用於額外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效果有限。
事實上,根據2009年經建會的研究,這個消費券對當年經濟成長率僅約爲0.28至0.43個百分點,不到政府原先預估0.66%的一半。
討論過2009年的消費券成果後,應清楚知道這次不採現金髮放並限制消費領域的原因。連消費券這類「非現金券」都有如此高的替代比例,若直接採用現金、不限制消費時間的話,這些措施的消費替代效果將更高,經濟成長的刺激更小;而這次疫情影響主要在觀光和餐飲業,限制領域能確保消費集中在受創產業,提供這幾類服務型產業的基本動能,進而保障這些產業的工作。
從這些細節來看,「三倍券」應該仔細針對消費券的幾點缺失修正,經濟部沈部長甚至野心勃勃的喊出:用五百億的預算刺激到一千億的消費動能。
「三倍券」是否能如預期般達到「加倍」促進消費的效果?相較於消費券,三倍券還有三點優勢。
第一,這種發一千領三千的方式,類似給民衆一種加倍回饋的心理,創造類似行爲經濟學家所討論的「心理帳戶」概念。這類「回饋」對民衆來說產生類似「意外之財」效果,民衆較願意將這種所得花費殆盡,這個「心理帳戶」機制或能促進消費動能。
其次,臺灣自疫情爆發後,許多民衆爲避免感染,多半待在家裡而不去餐館用餐或觀光旅遊,好不容易疫情開始穩定,三倍券發放這時間點可能引發「報復性」消費。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在於政府是否觀光和餐飲產業合作,透過三倍券帶動這些產業同時促銷,產生類似「年度旅展」和百貨「年終慶」的加乘效果。若能讓消費者認定這些促銷價格優惠,三倍券可能被當成一個促銷觸媒,如此一來可將三倍券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將悶壞的民間消費導向這些產業。
但即使如此,「三倍券」所面對的挑戰仍相當大,能否達到原先設定目標,最好還是持審慎保守態度。畢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下,許多國人應該優先將這些「額外」補助當作儲蓄或替代既有消費,一個觀察指標是透過網路上「三倍券」的轉售金額,可評估「三倍券」是否如真的具備消費的觸媒功能。
假設所購買三倍券價格能夠達到原價或甚至高於原價,那麼可以樂觀期待三倍券達成原先「加倍」消費。相反的,若「三倍券」的價格低於原價許多,或是網路上的交易替代,則三倍券就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二代消費券 。
熱門推薦》
►李沃牆/「振興三倍券」問題多 勿變成「三振出局券」►邱淑媚/機車產業升級未盡全功 請政府堅持對的方向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