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嶽:旅遊業補助規模應放大

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博士表示,將產業人才留住,才能在疫情過後迅速恢復產業運作。圖/李奇嶽提供

五月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後,許多產業受到嚴重衝擊,疫情重災區中的海嘯第一排屬觀光業,其中又以旅行業受傷最深。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臺北城市科大觀光系助理教授李奇嶽博士表示:「旅行業是觀光產業中唯一一個行業自去年三月開始依政府規定停止辦理國人出國旅行團以及外國人來臺接待業務,僅剩國內旅遊市場可以運營,但是國旅市場一年一億六千萬旅次中,僅一成是透過旅行社安排、絕大部分是自己搭車或開車出遊,且天數短產值低毛利低,是無法支撐4千家旅行社及4萬多從業人口。受疫情影響一年多來,從業人口從4萬多人已降低到2萬多人。」

李奇嶽根據去年振興三倍券的使用狀況分析,零售業及餐飲業營業額都呈現顯著成長,可見確實有效刺激內需市場;但流向仍以民生產業爲大宗,如當初預估只帶來「替代性消費」,超市、量販通路對三倍券最有感,民衆大多購買米、油、衛生紙等。有夜市攤販認爲毫無幫助,受益都是大型百貨賣場或連鎖超商。而旅行社幾乎無法收到使用三倍券的旅客,助益不大。

交通部搭配五倍券的發放,也規劃了120萬份1,000元的國旅券,抽到的民衆,可直接用於合法旅行社、觀光旅館、旅館、民宿及觀光遊樂園等。如依國人旅遊的消費狀況來估算,國旅券用於旅行社的旅遊行程大約12萬人次,佔1億6,000萬國旅人次不足1%,國旅券恐難實質幫助到旅行社。

在旅行產業代表的奔走請命下,交通部提出獎勵旅行業包裝相關部會優質團體旅遊行程,原定組團獎助經費由8億元增加至11億元,預計每一旅行團補助1萬5千元至2萬元。李奇嶽表示:安心旅遊補助是對於旅行社最直接的幫助,以去年爲例,帶動了旅客人數198.4萬人次,參與業者達到2,600家,較以往補助方案增加約1,000家,補助金額預算爲歷次國旅補助最高,達到80億臺幣的規模。不僅協助旅行業解決營運困境,更達到振興國旅的效果。再加上安心旅遊的住房補助政策,自由行的旅客也有每人每房1,000元的補助金可以運用,而今年受疫情影響更大,但補助金額卻只有去年的1/8,規模相對太小。

李奇嶽指出臺灣政府對於旅行業的紓困政策總是慢半拍,今年1至3月的紓困方案4月才公佈,去年10至12月的方案則是11月才公佈;不若日本五月便宣佈今年的受創產業紓困計劃實施到今年11月底,而近日已經預告將紓困到明年。

沒有任何旅行業者希望靠政府紓困補助勉強維持,但這是維持產業命脈的必要方法,世界各國對於受創產業的補助政策也持續在進行,如何將產業人才留住,才能在疫情過後迅速恢復產業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