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年多整修 牯嶺街小劇場7月試營運

歷經2年多整修,百年曆史建築臺灣著名實驗劇場牯嶺小劇場」目前在最後驗收階段,可望在7月試營運。(身體氣象館提供)

歷經2年多整修,百年曆史建築、臺灣著名實驗劇場「牯嶺街小劇場」(以下簡稱牯嶺街)目前在最後驗收階段,可望在7月試營運。館長姚立羣表示,間隔兩年多,又多了許多不認識、沒使用過牯嶺街的新生代創作者觀衆,「期望之後繼續帶大家認識牯嶺街,並且繼續把戲劇培育紮根工作做得更好,多和藝術家團隊合作,延續實驗劇場精神。」

牯嶺街小劇場前身是由日本政府在1906年所建置的官舍,1945年國民政府來臺,成爲臺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並在1954年擴建爲3樓建築。1996年在藝文人士爭取下,北市府將其規畫爲藝文劇場,並在1998年委託民間藝文團隊管理,曾接手經營單位包括臺北市小劇場聯盟、如果兒童劇團,自2005年開始由身體氣象館負責管理和營運至今。

資深藝評人黃佩蔚表示,牯嶺街的重要性在於,大型劇院空間國家兩廳院、水源劇場等,要進場表演的條件門檻高,「但牯嶺街是一個規模雖然小、但有足夠劇場專業技術的空間,對於作品內容表演者的空間,也有相對的彈性。一個初出茅廬的表演者,很難一下子登上大劇院舞臺,但一定有機會可以進牯嶺街表演,作爲演出的平臺。」

資深藝評人吳思鋒認爲,「牯嶺街可說是臺灣非商業劇場的搖籃,商業性作品需要討好觀衆,非商業的作品,則是挑戰觀衆。此外,牯嶺街對展演的思考,是持開放角度,並從中拓展新的可能,像是身心障礙者劇場、行爲藝術、實驗影像、讀舞譜工作坊等,都可看到不同的思考和實踐。」

資深劇場製作張寶慧表示,牯嶺街保留了實驗劇場精神,「有高度的自由和生猛,選擇在這個場地做作品,並不是因爲製作費不足,而是有想實驗的東西。舉例來說,國家戲劇院的實驗劇場,仍是有某種主流特性,但牯嶺街可做到完全的獨立性,這應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實驗劇場場館了。」

姚立羣表示,「希望之後臺灣和牯嶺街小劇場同性質的場館,可以越來越多,未來除了培育人才,期望能和藝術家有更多合作空間,並提供試演階段呈現的可能,並持續發掘新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