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越來越貴 街邊小店10元快剪更香?

中國商報(記者 陳晴)曾經,中高端的美髮沙龍是不少年輕人理髮的必選之地。如今,街邊“10元快剪”店強勢崛起,其客戶羣也不再侷限於社區裡的中老年人,不少年輕人也開始愛上沒有溢價、沒有推銷的街邊快剪店。

理髮越來越貴

精剪98元,設計總監套餐128元,店長套餐158元……理個頭髮而已,怎麼就這麼貴了?近日有媒體報道,16歲少年在理髮店剪頭燙髮被要求支付4000元,此事引發不少網友熱議。

確實,如今理髮價格節節高,讓越來越多的人直呼“消費不起”。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美髮客單價整體提升了26.4%,其中女性平均客單價達137元/單、男性平均客單價達95元/單。2021年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美容美髮門店,平均客單價分別達到263.1元/位和260元/位。

消費者王女士表示,現在理髮越來越貴了,找個技術總監沒有100多元根本理不成。

有媒體抓取在線平臺上4個一線城市和15個新一線城市點評量最多的50家美髮店,以人均消費爲數據基量,對比不同城市之間美髮的價格,數據顯示,在19個城市中,美髮價格最低需要33元,最高可達1520元。

洗剪吹,憑啥這麼貴?

據悉,理髮師和助理的工資約佔一家理髮店所有成本的40%—50%。同時,髮型師需要不斷參加培訓和學習新技術,這些培訓和學習成本最終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此外,美髮產品也是理髮店的固定支出。耐人尋味的是,這部分成本只佔總成本的5%左右。城市發展水平高、消費能力強、人力成本高、房屋租金較高的地方,理髮價格也更高。例如,北京的理髮客單價遠高於其他城市。

“花了100多元找技術總監理髮,朋友竟沒看出來我頭髮理過了。”消費者錢女士抱怨道,自己花錢理了個寂寞。

“品質服務”嚇退消費者

“理髮店裝修得比藝術館還要奢華,造型師時髦得像要去勇闖演藝圈。”王女士告訴記者,每次看到這種店,就知道理髮便宜不了,內心卻又期待花大價錢或許能得到滿意的髮型。

高端理髮店之所以理髮成本高,或是因爲不少消費成本隱藏在了服務中。比如,爲了讓消費者感覺自己的錢沒白花,理髮店會在店鋪裝修、茶水零食、肩頸按摩環節下功夫,包括進店之後坐在沙發上等待的時間、桌角掛着的戴森吹風機,都會提高顧客對店鋪的心理評分。

雖然體驗感不錯,但價格並不便宜。消費者萬女士告訴記者,在這樣的店裡,一套洗剪燙流程最低也要1000多元。如果是初次到店,店員還會推銷會員卡。“3000元打9折,5000元打8折。在店員的熱情推銷下,我總會在猶豫中默默辦理會員卡。可每次辦完卡,我又在懊悔,後悔沒有堅定內心,誤聽了店員的話。”萬女士說,“卡里還有200多元,花完我就不再續費了。”

理髮師爲何熱衷於推銷辦會員卡?據悉,除了店長、合夥人外,各種頭銜的“Tony”其實都以底薪和提成結算工資,提成比例和頭銜直接掛鉤。

理髮師們根據銷售業績提成,每推銷出一張會員卡,就可以獲得實收金額約9%的銷售提成,消費者的實際消費又能帶來21%左右的“實做提成”。

快剪店強勢崛起

高價格、高品質服務的理髮也並非所有消費者都會滿意。

“每次進入高端理髮店都希望通過Tony老師的手法,讓我的外形有點變化。”萬女士說,這麼多年下來,無論是高價還是低價的理髮服務她都體驗過,但剪出來的效果基本差不多。

對此,萬女士在家附近的“15元快剪店”內理了一次發。“店裡沒有炫酷的裝修,也沒有貼滿鑽的戴森吹風機,更談不上什麼體驗感,但很舒服。”萬女士說,理完髮的效果和百元理髮店的效果基本無差別,耳邊也沒有了店員的推銷,感覺很踏實。

北京白領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一年來他經常去街邊小店理髮,覺得那裡“真香”。不給洗頭,不給按摩,溼潤頭髮全靠噴壺,理髮主要靠電推子。沒有溢價,沒有推銷,省時省力。

“原來我以爲街邊理髮店是中老年人才會去的地方,可隨着推薦街邊小店的朋友越來越多,如今我也覺得去街邊小店理髮是趕時髦。”來北京工作的年輕人李燃告訴記者,如今已跳出時髦理髮店的鄙視鏈,沒有天花亂墜的話術讓你辦卡,這種簡單直接的氛圍真的讓其心動。

當消費迴歸理性,不少消費者表示,理髮的核心目的是獲得一個整潔合適的髮型,而不是單純追求奢華的環境和高昂的價格。

業內人士認爲,雖然高端理髮店的種種操作給消費者帶來了困擾,但這並不意味着高端理髮店要被市場全盤否定。應從多維度審視與評價高端理髮店的發展,以做出更爲明智的選擇。同時,也期待高端理髮店能正視消費者提出的問題,持續改進與創新,爲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