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必吃薑母鴨、羊肉爐補冬? 這類人「越補越累」別亂吃

立冬即將到來,意味氣溫開始下降,不少人靠食物補身體,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冬令進補。(示意圖/達志影像)

本週日(11/7)進入立冬,天氣也逐漸轉涼,冷空氣接連南下,導致氣溫暴跌,下週平地最低氣溫將可降至12、13度,也讓人開始重視保暖與進補,「扶原中醫診所」近日在粉專提醒,有三高疾病患者遇到冬天,要更注意血壓狀況,並分享3個立冬養生保健重點,還指出進補別亂吃,否則可能越補越累。

「扶原中醫診所」在臉書粉專提到,立冬代表冬季的開始,天氣不僅會越來越冷,而且也會更加乾燥,因此就保養而言,保溼一定要做足,有三高疾病的患者,平時除了做好保暖,血壓監測要更認真,另外,從陰陽角度來說,冬季屬陰盛陽衰的季節,人體陽氣隨之潛伏於體內,因此養生保健就格外重要。

1.睡眠養身

立冬後建議民衆早睡晚起,早睡能夠顧護陽氣,晚起則可養陰守精,不過並非要睡到中午或下午,睡飽纔是重點,有利身體陽氣生長,另外,適當睡午覺也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且儘量不要太晚睡,或夜生活過於豐富,儘量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入睡,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修復,而老年人避免起得太早,起牀後先讓身體適應外界的氣溫,再緩緩起身,纔不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

2.運動強身

冬季氣溫低,讓人總是懶洋洋的,甚至不太想動,但冬季運動非常重要,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用以抵擋細菌病毒的侵襲,而冬天時人的四肢較爲僵硬,因此運動前熱身格外重要,建議先做肢體伸展、晨間慢跑及適量鍛練,身體出了一些汗後,再進行較高強度的健身運動。

3.藥膳進補

冬天進補,不只靠運動與睡眠,飲食也非常重要,女性重在溫補氣血,男性則強調滋養肝腎。飲食上遵循「秋冬養陰」原則,多攝取桂圓、黑木耳、海蔘、深綠色蔬菜等食物,能有滋陰潛陽的效果。

每到立冬,大家就會喝薑母鴨、羊肉爐等進補,但有些人則會越補越累,甚至沒補進精氣,身體反而越來越差。主要是臺灣氣候偏溼熱,冬天時也不會冷到下雪或大地結凍,因此臺灣較適合溫補、平補或涼補。

而冬令進補中常見的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等,其實都屬於燥補,並不適合多數臺灣民衆,對於有些常熬夜、飲食不均衡、長期疲憊、作息不正常或有慢性病的患者來說,反而容易補到肝火過旺、血壓上升,使人越補越累,因此建議民衆在進補時,可以添加豆腐、白蘿蔔、馬鈴薯、大白菜、菠菜等食材,能夠幫助主食清身體的熱、養冬天的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