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生醫發展奠利基 掌握華人醫療商機

文/洪寶山

本期主題生技醫藥」,是蔡英文「五大創新研發計劃」與中國「十三五規劃之中國製造2025」中第三個重疊的發展目標。隨着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人類壽命延長,生活品質也不斷提升,但是長壽與富裕的生活也爲人類帶來了許多疾病的困擾,而醫藥療效的提升,更使病毒不斷變異,對人類生命造成威脅。爲了解決這些問題生物科技與醫藥技術成爲各國致力研究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其實,生技醫藥不僅止於進行與人類疾病相關的研究,運用農牧業上,可以改善農牧產品的品質並增加產量,解決人類糧食問題;運用在食品上,則可研發與製造保健食品,幫助民衆改善或加強健康狀況

國內生技業發展一直頗受重視,但直到去(2015)年下半年生技類股大漲時,才真正引起全民關注。事實上,早在1982年,行政院就將生物技術列爲八大重點科技之一(能源、材料、資訊與生產自動化、生物技術、肝炎防治、光電科技與食品科技),並陸續推動多項計劃及方案,同時制定相關辦法及法規,提供各項獎勵、補助及貸款,鼓勵產、學、研投入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

新藥研發耗資費時 尤需政府關愛

經過多年努力,除了政府投資之外,2014年民間對生技產業的投資已經超過458億元,比前一年成長約9%。而截至2015年六月底,經過審定爲生技新藥公司有87家,已於上市櫃及興櫃登錄交易的生技公司有38家,經審定屬生技新藥的品項有209項,取得上市許可之生技新藥有29項。

營業額方面,2014年國內生醫產業營業額約爲2886億元,較前一年成長4.2%,其中將近半數營業額是來自於醫療器材產業,製藥產業與應用生技產業的營收則相當。

生技醫藥產業是屬於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專業密集的產業,就以新藥研發來說,平均研發經費超過十億美元,研發時間超過七年,甚至長達十年以上。由於投資金額大、研發時間長、成果不確定、價值不確定、回收時間長等等產業特性,使得該產業在研發資金的取得上並不容易,也因此更需要政府的投資或補助。而我國一直以來對生技產業即提出許多獎勵與補助措施,甚至提供上市櫃推薦,讓業者能夠在資本市場中募集研發及營運所需資金。

臺灣研發力、醫療水準 國際肯定

爲什麼新政府會將「生技醫藥」列爲未來重點發展產業之一?除了這是受到全球關注並積極投入的重點項目之外,臺灣更是具有多項發展生技醫藥產業的優勢。例如,臺灣的研發能力及醫療水準在國際間是受到肯定的,專業的醫療團隊及完善的設施設備,都足以支持新藥的臨牀試驗。而且,臺灣比鄰近先進國家更早投入生技醫藥研發的領域,已經建立了研發的基礎,再加上研發成本也比較低,更具有發展生技醫藥產業的優勢。除此之外,我國的農業技術也十分先進,有助於農業生技產業的發展。

新興國家在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的情況下,醫療照護的需求也隨之提升,爲生技醫療產業帶來商機。尤其華人人口衆多,足跡遍及全球,臺灣應該以目前所擁有的優勢,把握機會,針對華人特有疾病進行研究、開發新藥,掌握龐大的華人醫療商機。

近年來許多新藥陸續面臨專利失效的問題,使公司承受營收大幅下滑的風險,由於新藥開發時間長、成本高,爲了彌補營收可能下滑帶來的衝擊,許多國際性生技製藥公司都希望透過併購或技術移轉的方式快速取得新產品,以節省新藥研發的時間。不論是轉投資、併購或技術移轉,對臺灣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來說,都是可以觀察把握的好機會。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822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