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國土計畫 不應讓部會單打獨鬥
去年底出爐的「糧食供需年報」顯示,臺灣糧食自給率下降至百分之卅點七,創十年新低。過去錯誤的土地政策造成農地破碎化,農戶生產規模小、生產成本無法降低,加上氣候變遷、農村老化,一公頃的地也養不起一個家,但衆多推力讓土地長出工廠、光電,本是遏止亂象的國土計劃法,最後一哩路愈走愈蹣跚。
糧食安全長期由農業部一肩扛,從區域計劃法銜接到國土計劃法,設定全國農地需求總量應爲七十四萬至八十一萬公頃,但保留農地不能一廂情願,要讓農民有尊嚴也不能只有補助。農業部將端出堆疊式補助,必須超越過去零碎、分散式補助,除聚焦透過細緻生態環境補貼提高從農誘因,同時引導維護環境是正確方向。
農業部在過去八年面對產銷失衡時黔驢技窮,以大量撒幣掩蓋施政不力,如何下定決心杜絕過去詬病的沉痾,讓農業預算回到正軌,是農業部的功課。但當農地持有者留住農地,不因獲利而變更土地,實際務農者想盡辦法克服氣候變遷風險,或是爲維護生態而降低產量時,守下的糧食安全、永續環境帶來的價值既是公共財,更應是全民的事。
如何在國土計劃上路之際,以「移峰填谷」的方式讓農地與開發達到平衡,除了農業部的堆疊式補償,學者提出讓工商業營收的一部分回饋於農地,並讓土地變更繳交的回饋金,或是未來國土計劃法上路後的國土保育費、影響費,能採持續性繳交,縮小城鄉與部門之間差異,也讓農業縣市扛起糧食安全責任時,不應因轄區遍佈農地成爲原罪。
國土計劃法主管機關內政部國土署一手扛着區域計劃法、一手捧着國土計劃法,農業補償措施則全落入農業部手中,都不應單打獨鬥。未來的分區除了農業發展區,還包含國土保育區、海洋資源區、城鄉發展區,涉及部會包山包海。賴清德總統主持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要建構韌性永續國土,若未將爲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的國土計劃法納爲中心精神,恐怕最終仍是白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