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不開心 工會團體喊話關注非典勞動者勞權
5月1日勞動節將屆,5個非典型勞動工會團體今(29日)齊聚立法院向政府喊話。(範雲辦公室提供)
5月1日勞動節將屆,5個非典型勞動工會團體今(29日)齊聚立法院向政府喊話,非典勞動人數攀升,在勞動市場追求彈性的趨勢下,工作型態只會越來越多元,臺灣對於傳統非典勞工的法制保障還不足,且對新興的非典型勞動者更是缺乏法制。
臺灣勞工陣線協會副秘書長楊書瑋、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臺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 盧元奇、新北市職能治療師職業工會常務理事黃盛祥、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 專員吳昭儒等齊聚立法院,盼政府重視非典勞動者的勞權。
陳昱安表示,平臺業者長期聲稱外送員是承攬制,把多數營運成本、風險甩鍋給外送員承擔,外送員也沒有薪資保障與相關社會保障,只能被迫接受平臺給予極低的薪資,夥伴還常常遇到平臺無故停權、扣錢的狀況,往往申訴無門。應跳脫承攬、僱傭的既有思維,設計一套通盤可用的外送行業專用法規。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臺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都指出,不論是公部門或是大企業,都利用委外人力,來降低人事成本,「假承攬、真僱傭」的現象也仍屢見不鮮。
吳昭儒表示,自2018年行政院宣佈「派遣歸零」政策以來,僅有一部份公家機關逐漸將人力改爲以約聘僱或臨時人員的方式自僱,但大多數的公務機關及國公營事業,僅只是將「勞動派遣」改爲「勞務承攬」,換湯不換藥,仍是由公家機關直接指揮監督這些所謂「承攬人力」。
楊書瑋指出,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競選時承諾「立法保障非典型勞工」,然而至今仍不見派遣專法、部份工時勞工保護法,爲促進勞資關係對等,捍衛「勞動尊嚴」,行政部門應透過有效的政策協助,落實團結權與協商權的效用。
民進黨立委範雲指出,非典型勞動者其實比一般人想像的還多,臺灣目前至少近百萬人。臺灣現行的勞動法制和社會保障體系難以完整涵蓋非典型勞動者,使得他們缺乏就業保障,容易在社會變動下成爲首當其衝的犧牲者。
非典勞動者面臨因勞動身分有別於傳統受僱勞工,而受到差別待遇、社會保險保障不足、職場不安全,不論是職業傷害或是職場性騷擾都缺乏保護。範雲指出,政府應務實面對勞動者多元化的趨勢,儘速提供法制化的保障,跟上非典勞動者人數增長的腳步,讓人人都能夠有尊嚴地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