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國慶晚會提「祖國論」 李貴敏:場合極為不當
賴清德總統在5日國慶晚會上,提出「祖國論」。國民黨前立委李貴敏(中)今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表示,賴清德並非不能講祖國論,只是在國慶晚會這樣的場合講,極爲不當。 圖/「志聖鮮思」提供
賴清德總統在5日國慶晚會上提出「祖國論」。國民黨前立委李貴敏今天表示,賴清德並非不能講祖國論,只是在國慶晚會這樣的場合講,極爲不當。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與李貴敏討論賴清德「祖國論」、兩岸經貿往來問題。
針對賴清德祖國論,李貴敏表示,賴總統要有領導人高度,因總統管理國防、外交事務,任何發言都需要考慮整體大環境。尤其臺灣經濟以出口爲導向,我方要與所有人做朋友,而非到處樹敵。賴總統不是不能講,但在國慶晚會上講極爲不當。
李貴敏表示,政府本應服務人民,但這幾年民進黨反而是要老百姓服務,不但把加薪責任丟給民衆,還吹噓收割李國鼎先生建立的半導體產業,甚至牽連藝人,如歐陽娜娜、楊丞琳、林志玲、吳慷仁等人。因藝人影響力大,民進黨擔心其影響力發酵,因此只要任何讚揚對岸、去對岸發展,民進黨都會把他們打成是叛國。
何志勇說,賴清德說用詞要精準,但賴總統講「祖國」這個詞就不精準。無論中西方,「祖國」一詞最早的都沒有「國族」(nation)的概念。西方在13世紀出現「Fatherland」一詞,即父親或祖先住的土地,後來被納粹德國使用;16世紀出現「Motherland」,即俄羅斯人稱母國很強大可以保護人民。
何志勇表示,上述兩者在19世紀歐洲民族國家興起後被廣泛使用。美國於1970年代後出現「homeland」一詞,聚焦在地理,而非血緣,在911事件後成爲受到安全威脅的「祖國」。近年來有美劇「黑袍糾察隊」(The Boys),該劇主角大陸翻譯爲「祖國人」(The Homelander),就是在諷刺美國愛國主義下的僞善。
何志勇續指,中文古籍上,「祖國」並不常見,「明史」中提到回教徒的「祖國」默德納位於天方(即阿拉伯麥加)附近,僅是用來指外來移民的祖先所居住的地方。直到晚清,才人爲建構出「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概念,賦予「祖國」現代意涵,將過去歷史「國族化」,到中共建政後則頻繁使用這個概念。從這點來看,賴總統講「祖國」有問題,祖國代表他有國族認同,理論上賴總統應對中華民族有認同,也該捫心自問,說「祖國」到底是發自內心的國族認同,還是用來選舉操作的政治工具?
陳學聖說,賴清德的祖國論被認爲是影射藝人阿吉仔。過去很多去大陸發展的藝人沒有太受民進黨重視,因爲他們多被認爲是傾藍或外省人。但阿吉仔、吳慷仁這些藝人比較草根,過去認爲都比較挺綠,所以連他們都去對岸,必定有他們的理由,這些理由會發酵,民進黨覺得受到嚴重威脅。
陳學聖認爲,祖國論只是開頭,重頭戲是雙十國慶日。賴清德提113年是從武昌起義開始算,代表接收了中華民國在文化上的論述,會讓藍營比較不抗拒;但也強調現實面,兩岸不是兩岸,是互不隸屬。預計未來賴清德會更強調互不隸屬層面,國慶演說會有更明確的講法。
陳學聖提醒,前總統蔡英文過去都在講1949年後的中華民國在臺灣,但賴清德講113年就要回溯中華民國建國時間,建國地點在中國。如果賴清德不是隨便講講,而是有備而來,就代表他接受這段完整歷史,國民黨就要擔心文化論述被搶走,兩岸必會有新轉折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