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貴州,這10大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別錯過,物美價廉,送禮有面
聲明:本內容已開通全網維權,嚴禁抄襲、複製或搬運,一經發現,必追責。
貴州,古稱黔中。彼時,明王朝駐軍屯田,衛所屯哨的建立不僅奠定了貴州城鎮的基礎格局,更將中原的飲食習俗帶入這片土地。明清年間,大批移民涌入,帶來了各地飲食文化的精髓,使得貴州飲食逐漸呈現出兼容幷蓄、博採衆長的特點。如《宋史·地理志》所載:“黔州,……其俗嗜酸,以魚肉爲之,謂之鮓。”這裡的“鮓”,即今日之酸湯魚,其歷史之悠久,足以見證貴州人民對美食的獨到見解和烹飪技藝的傳承。
“酸”與“辣”,是貴州飲食文化的兩大鮮明標籤。古人云:“食酸開胃,食辣驅寒。”貴州人嗜酸好辣,實乃地理環境使然。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溼度大、氣候多變的自然環境,促使貴州人利用辣椒與酸食來防寒驅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獨特的飲食偏好。苗家酸湯魚,便是這一偏好的集大成者。
其選用當地特製的酸湯,配以清水江或烏江中的野生魚,再輔以辣椒、花椒、木姜子等調料,烹煮而成。成菜後,魚肉鮮嫩,湯汁酸辣適中,令人回味無窮。而辣子雞,更是貴州菜餚中的一絕,鮮嫩多汁的雞肉配以秘製的辣椒和香料,辣而不燥,香而不膩,令人食慾大動。
此外,貴州的飲食文化,還體現在對食材的巧妙運用和烹飪技法的創新上。如“苗家酸菜魚”、“侗家油茶”、“布依族的五色糯米飯”等,無一不是將當地特色食材與傳統烹飪技藝相結合,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美食。
在貴州,宮保雞丁的製作工藝和口味偏好,更多地融入了貴州本地的酸辣風味,使得這道菜在辣的基礎上,還帶有微微的酸味,更加符合貴州人對酸辣的偏好。盜汗雞起源於清光緒十四年,由中醫世家出身的張天銀所創,這道菜結合食療與藥材,獨創了一道隔水蒸雞的藥膳,其烹飪器具——盜汗鍋,以及特殊的烹飪方法,使得這道菜獨具一格。
時至今日,從貴陽的花溪牛肉粉到遵義的羊肉粉,從黔東南的酸湯魚到黔西南的糯米酒,每一味佳餚都如同一首詩,講述着貴州的故事,傳遞着貴州的聲音。除此之外,如果您來貴州,這10大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別錯過,物美價廉,送禮有面!
1:貴州茅臺酒。貴州遵義仁懷市茅臺鎮的瑰寶,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被譽爲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畔的土著先民濮人便已開始釀酒,至漢代,仁懷地區已有“枸醬酒”,這被認爲是茅臺酒的雛形。據《史記》記載,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繞道取此酒歸長安獻與武帝,武帝飲後大讚其“甘美之”,茅臺酒自此走出深山,逐漸聲名遠揚。
茅臺酒的生產工藝獨特且複雜,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包括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等多個環節的完整流程。其原料精選當地優質高粱、小麥和水,特別是取自赤水河的水質清澈甘甜,富含多種礦物質,爲茅臺酒的釀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茅臺酒以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獨特風格而聞名於世。
2:都勻毛尖茶。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據傳,都勻毛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甚至更早的唐朝時期,茶學大師陸羽在貴州旅行時曾發現了這種優質的茶樹,並傳授了製茶技藝給當地人。然而,這一傳說雖流傳甚廣,但具體歷史仍需進一步考證。據《都勻府志》記載,明初都勻毛尖茶已作爲上貢茶進獻朝廷,其品質之優,可見一斑。至清代乾隆年間,都勻毛尖茶的生產規模頗大,不僅銷往國內各地,還遠銷海外,譽滿全球。
都勻毛尖茶選用當地的苔茶良種,具有發芽早、芽葉肥壯、茸毛多、持嫩性強的特性。其形態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澤綠翠,宛如碧綠的寶石般璀璨奪目。沖泡後,茶湯色澤綠中透黃,清澈明亮,猶如山間清泉般純淨。茶香清高馥郁,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茶山之巔。品一口茶湯,滋味鮮濃清嫩,口感醇厚,回味甘甜,令人陶醉其中。
3:盤縣火腿。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的瑰寶,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與宣威火腿、金華火腿並稱爲中國的三大火腿。
早在元朝時期,盤州市(當時稱普安廳)的老百姓便開始了火腿的製作。據《普安廳志》記載,每年冬至到立春期間,氣溫較低,人們將宰殺後的豬後腿放在木板上,用鹽水浸泡,堆放10天左右,再晾掛烘乾,半年後,就成爲香味俱佳的火腿。這一傳統技藝代代相傳,至清初,《盤縣縣誌》已有“黔境平亂,普安廳火腿走銷雲南”的記載,說明盤縣火腿在當時已聲名遠播。
道光年間,《貴陽府志·風物》更是載明:“貴陽以西數百里,普安州盛產火腿”,可見盤縣火腿的品牌已初步形成,並受到廣泛認可。其形態獨特,形似琵琶,皮色亮黃,肉質滋嫩,切開後,鮮紅的火腿肉與亮白色的脂肪紋理交織,宛如藝術品一般,令人賞心悅目。口味上,盤縣火腿鹹香可口,油而不膩,肉質軟嫩,香味濃郁,無論是煎、炸、炒、煮、燉,都能爲菜餚增添獨特的風味。
4:湄潭翠芽。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的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也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早在唐代,湄潭地區就已經有了種茶的歷史,茶聖陸羽在《茶經》中便對湄潭的茶給予了高度評價。而湄潭翠芽的誕生,則可以追溯到1943年,當時中農所相茶試驗場以湄潭苔茶羣體品種爲原料,仿照龍井工藝試製而成,初名湄江茶。
1954年,正式將湄江河名與茶名融在一起,定名爲“湄潭翠芽”。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與創新,湄潭翠芽逐漸成爲了享譽中外的名茶。其形態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色澤綠翠,隱毫稀見。沖泡後,茶湯黃綠明亮,猶如山間清泉般清澈透亮。茶香濃郁,慄香中伴有新鮮花香,清新而獨特,彷彿置身於湄江河畔的茶山之間。
5:羅甸火龍果。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的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羅甸火龍果的誕生,得益於羅甸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羅甸縣位於貴州省南部邊陲的紅水河畔,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素有“天然溫室”之稱,爲火龍果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其品種主要以紫紅龍、粉紅龍爲主,這些品種不僅外形美觀,色澤鮮豔,而且口感極佳,風味濃郁。
形態上,羅甸火龍果個頭飽滿,表皮微皺,色澤豔麗,如同一個個紅彤彤的小火球,充滿了生命力。切開後,紫紅色的果肉中點綴着芝麻般的籽粒,如同鑲嵌在瑪瑙中的寶石,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口味上,羅甸火龍果更是令人難以忘懷。它清甜多汁,口感細膩滑嫩,綿軟香甜,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郁的果香。
6:水城獼猴桃。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的特產,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水城獼猴桃的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21世紀初。經過多年的培育與發展,水城獼猴桃逐漸成爲了當地的特色產業,並以其卓越的品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其形態美觀,果實呈綠褐色,長卵形,果皮光滑、果毛稀少。
切開後,果肉翡翠綠,果心乳白色,沿果心呈放射狀血紅色條紋,宛如一輪光芒四射的旭日,極爲誘人。口味上,水城獼猴桃細嫩多汁、香味濃郁、口感甜美、甜酸宜人,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被譽爲“維C之王”。
7:從江香豬。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的特產,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相傳在三國時期,諸葛亮七擒孟獲時,孟獲歸順後以香豬招待蜀軍,烤乳豬便由此誕生,從江香豬也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據《黎平府志》記載,在清朝、民國時期,從江香豬就以“孖城河香豬”遠銷兩廣及港澳等地,可見其歷史之久遠與名聲之遠播。
從江香豬在不同的生長時期都可以宰殺食用,哺乳仔豬及斷奶仔豬食用均無奶腥味或其它異味。其肉質細嫩,味香,湯清甜,皮薄肉嫩,肉香鮮美,口感愜意,多汁有糯性,味醇香,無渣質感,肉味香濃,回味深長,食而不膩,有“一家煮肉四鄰香”,“頰齒餘香三日長”之美譽。
8:黃果樹毛峰。貴州省安順市黃果樹風景區的綠茶瑰寶,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黃果樹毛峰的誕生,得益於安順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據歷史記載,安順地區產茶歷史悠久,早在明洪武年間就有生產茶葉的歷史記載。
形態上,黃果樹毛峰條索緊細捲曲,茸毛顯露,幹茶色澤綠潤,宛如一顆顆精緻的翡翠。沖泡後,茶湯黃綠明亮,清澈如鏡,香氣高長有慄香,清新而雅緻。品一口茶湯,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悠長,彷彿置身於黃果樹瀑布那雲霧繚繞的仙境之中。葉底勻齊幼嫩,黃綠明亮,展現出黃果樹毛峰卓越的品質。
9:蝦子辣椒。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的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蝦子辣椒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500多年前,早在明朝時期,蝦子鎮及其周邊地區就已經開始種植辣椒,並因其優良的品質逐漸嶄露頭角。這裡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爲辣椒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當地農民世代相傳的種植經驗和精湛的加工工藝,也確保了蝦子辣椒的卓越品質。形態上,蝦子辣椒個小、色紅、飽滿、肉厚,油潤鮮紅,宛如一顆顆精緻的紅色寶石。口味上,它味辣香濃,辣而不燥,香而不膩,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郁的辣椒香和恰到好處的辣度,令人回味無窮。
10:遵義紅茶。遵義市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品質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遵義紅茶的誕生,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在1940年,遵義市湄潭縣就成功試製出了“黔紅”基礎茶產品,爲遵義紅茶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遵義紅茶主要選用優良的小喬木型茶樹品種,於清明前採摘,採摘標準爲單芽或一芽一葉的鮮葉。其製作工藝精細,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工序精心製作而成。
遵義紅茶緊細秀麗,金毫特顯,色澤褐黃,宛如一條條精緻的金色絲帶。沖泡後,茶湯紅亮透明,宛如紅寶石般璀璨奪目,香氣馥郁,甜香高而持久,彷彿能嗅到山間清新的空氣和茶園的芬芳。品一口茶湯,滋味鮮爽醇厚,甜潤可口,回甘悠長,令人陶醉。
好了,今天就這樣,我是風煙食錄。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我們要堅守信念與夢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難與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標,爲自己書寫精彩人生故事。經過風雨洗禮,才能欣賞到彩虹的美麗。陌生人,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