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問快答 再來了解比特幣
Q5.誰在賺(大)錢?
比特幣價格此波的噴漲,也拉動了以太幣噴出七倍的價格,這一波真正賺到錢的人並不是在破了4萬美元再追漲,而是2020年3月美股重挫時買進、且一直持有到今年初的投資者。
舉個例子,臺股老手JOYCE在2020年3月開始把閒置資金投入比特幣,以爲幣價和股價的盤感是一樣的,卻忘了投資紀律,幣價走跌時捨不得砍,跌到剩五成才走,犯了投資大忌。雖然如此,她的年投報率有40%。從投資學的立場來看,小資小戶有機會在幣市賺小錢。真正因虛擬幣而賺大錢的人,第一波是2009年起第一批挖礦挖出比特幣的電腦工程師們,這些礦工像空中抓藥般的沒有成本,挖到就有價值。
第二波賺大錢的人,是爲持幣者服務的仲介商、交易商,如COINBASE、PAYPAL,即使是爲新創團隊寫ICO白皮書的律師、會計師都有厚利到手。至於第三波,將會是把比特幣視爲資產,進一步設計爲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資產管理業者,富達投資、高盛、紐約美隆銀行都是。
這故事情節中的主角們,和昔日的淘金熱沒什麼兩樣,因黃金而賺大錢的人,要不就是第一波的冒險家,再來就是渡船手們,以及現在全力儲備黃金的各國央行。
Q6.誰在造市(神)?
這題的答案,直覺是「喊水會結凍」的名人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女股神」方舟投資管理公司(ARK Invest)執行長Catherine Woods,他們在比特幣價格噴漲時繼續喊多,被視爲比特幣的造市之神,帶給虛擬通貨交易所近期申請開戶人數已「滿到路上」。
臺灣金融圈認爲,央行總裁楊金龍最有條件擔任該市場的「空」軍大將,每每比特幣價格爆漲時,央行就會透過不同管道發佈警訊,強調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與風險,央行報告中還會羅列許多國際金融重要人士的警語,襯托自己談話的國際水準。
Q7.會不會神奇地消失無蹤?
虛擬幣圈有一名言: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從2009年第一顆比特幣被造出來,就開始了從未停止過的神話人物、故事編纂,少了基本面分析的價格走勢,更像是忽然被雷打到而暴漲暴跌,近十年遊走在幣圈的業者說,2016年的ICO風潮在極爲負面的評論中「來的快,崩的更快」。比特幣家族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現在傳統金融市場給予「數位黃金」的美名,或者花旗銀行最新報告的最後註解:比特幣正處於關鍵轉折點,未來如果成不了主流貨幣、就是自爆。從地球消失無蹤。
Q8.在臺灣買比特幣,觸法嗎?
沒有。但如果用比特幣當幌子來騙人,就觸法。比特幣和以太幣等虛擬貨幣家族,我們的央行和金管會定位爲「高風險的虛擬通貨/數位商品」,簡單說是「站在灰色地帶」的投資工具,沒有存保機構的基本保障,民衆投資是願打願挨、風險自負,交易也要付稅。惟需注意的是,虛擬世界真真假假,比特幣價格愈漲、網路上詐騙的訊息就愈多,尤其是來自「地球某一方」的境外業者其實已經觸法了,民衆沒有必要接觸、更不要呆呆地相信。
Q9.貴森森的比特幣買不下去,有其他的
臺北信義區的豪宅買不起,買信義裡的平房可以替代嗎?當然不行。全球虛擬貨幣市場有出現名字的幣別約6,000種,及至現在排名第一的比特幣日前衝破6萬美元,市佔六成,第二名的以太幣1,800美元,第三的幣安幣270美元,其它5,997種就算上了1美元,也沒什麼交易量。這些資訊都相當透明、網路一致可查,別當偷懶的投資人。
但相對其它市場,臺灣民衆更有良機搭上數位資產啓航的快車,臺灣有強大資通訊(ICT)產業,前一波的挖礦機概念股、這一波的區塊鏈技術開發,加上本地金融科技新創事業在資安、大數據分析、AI應用等,串接起活潑的數位資產生態系,比特幣愈能風光走入凡間,民衆在臺灣會有更豐富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