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共享空間 實體書店新出路
博客來從網路書店跨入實體書店,而國外則有大型連鎖新書書店跨界二手書。英國大型連鎖書店WH Smith日前推出了舊書回購服務,讀者可以在網路上註冊不再需要的舊書,再將其帶到WH Smith分店,便可拿到優惠券購買新書。此舉既符合環保趨勢,也帶動讀者在實體書店消費。而日本則出現將書櫃借給別人販賣二手書的「一人書店」,藉此分攤人力與空間成本。
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指出,全世界的實體書都在下跌,AI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加深實體書店的經營危機,傳統書店必須找到新的經營模式。
博客來明年將進駐東區新商場Dream Plaza開實體書店,誠品也以每年至少一間的頻率開設與商場結合的大型複合式書店。趙政岷認爲,臺灣實體書店目前呈現兩極化發展,一是靠書店店主魅力經營的小型獨立書店,二是與商場結合的大型複合型書店。從銷售數字來看,讓讀者可以一站式購足各類型商品的複合型書店,仍是最能賣書的地方。
至於小型獨立書店,因爲靈活性高,也能在出版崩壞的時代找到一席之地。近年日本的實體書店數量大幅減少,「一人書店」卻愈來愈多。店主多選在遠離都市中心的低租金地區經營,並將書櫃租給別人販賣二手書,藉此降低人力、空間成本。
臺灣也有類似例子。臺北公館商圈的永樂座書店原訂七月底結束經營,之後進駐的書店「底加」決定跟永樂座合租共享書店空間,兩家書店保有各自品牌,一起分攤成本減少經營壓力。之前老牌書店「臺灣e店」租約到期後,也是遷至鎮江街與另一間書店「左轉有書」合作經營新書店「讀派」。獨立書店「一加一大於二」,保有自己的品牌並打開更多讀者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