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供應鏈在地化 金屬中心扮要角

金屬中心代理執行長林志隆28日表示,金屬中心將撮合跨國企業與在地產業,爲高雄產業創造新商機。圖/顏瑞田

包括默克、英特格、以及臺積電等跨國半導體投資高雄,身處鑽石中心地帶的金屬中心擬定鏈結策略,藉由提升在地產業的研發和技術量能,將撮合跨國企業與在地產業成爲上中下游供應鏈,爲在地產業創造新商機,除了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此一模式也將導至5G AIoT、電動車等高雄新興產業,讓在地企業能夠趕上企業這一波投資高雄的熱潮,所帶來的實質效益。

金屬中心代理執行長林志隆28日指出,高雄產業正處於轉型半導體IC封裝、設備、以及材料的關鍵階段,金屬中心將掌握黃金時期,扮演一個助攻的重要角色,將投資高雄的跨國企業生產所需的上游材料和設備,供應在地化,「把商機留在高雄」,如此一來,在地產業才能真正享有跨國企業投資高雄的實質效益,進而進軍全球市場。

他說,金屬中心本就擁有衆多研發和技術量能,並擁有絕佳的戰略位置,剛好就位於南臺灣S科技廊帶的鑽石核心區域,北有路竹科、以及未來將有鴻海進駐,打造國家級自駕車聯網試驗場域的橋頭科、東有大社石化工業區、航太產業聚落的仁武產業園區、南有楠梓科技產業園區、高軟和5G AIoT的聚落亞灣,西邊更是緊鄰臺積電、國際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大廠進駐的楠梓產業園區、以及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中心。

「在整個高雄產業鏈裡,金屬中心已成爲不可或缺的角色」,林志隆表示,過去金屬中心協助金屬相關及鋼鐵等高雄產業轉型升級,協助扶植中小型企業發展,並配合政府產業轉型政策,近幾年也積極投入半導體、淨零減碳、電動車、國防航太、循環材料及醫療器材等技術研發,這些新興科技產業,正是金屬中心的技術與研發優勢。

他說,去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已達新臺幣4.08兆元,其中,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都是全球第一,半導體設備在今年也將成爲全球第一大市場,過去金屬中心在半導體設備,已協助國內產業鏈落實供應鏈自主化及國產化,金屬中心與產業間已建立良好互動機制,並已成爲政府於半導體設備產業策略制定、與推動的幕僚單位與執行單位。

協助推動半導體設備外商建立在臺供應鏈體系、協助半導體設備通過國際大廠製程驗證、發展前瞻性SiC碳化矽製程設備與檢量測技術等,研發具備化合物材料加工與真空製程的基礎能量,透過前瞻性計劃提案,導入製程設備研發,協助臺灣設備產業有彎道超車的機會,並協助在地半導體供應鏈導入能源管理制度及改善措施,取得減碳績效及碳抵換額度。

此外,金屬中心協助產業進行減碳淨零政策,建立產業碳排地圖,規劃產業淨零路徑、以及針對趨勢盤點、彙整減碳淨零動態,並盤點淨零政策趨勢。

他說,在產業對接部分,主要以公協會爲主,包含鋼鐵公會、鑄造公會、手工具公會、螺絲公會、表面處理公會、模具公會等,協助成立減碳小組,辦理減碳會議並擴大推廣訓練,併成立專家服務團,結合產業公協會及專家服務團,以大帶小協助金屬產業廠商邁向淨零轉型。

在三大淨零面向的製程改善部分,主要利用參數優化、廢熱回收及節能管理;能源轉換部分,主要開發綠色材料、氫能燃燒技術;循環經濟部分,主要爲原料代替或廢料再利用、及碳捕捉與再利用。

林志隆表示,爲適應全球產業生態鏈重組趨勢,未來也會協助邀請國外業者來臺投資、設立研發中心,並共同提出關鍵技術,再經於國內場域進行驗證,建立可複製的商業模式與解決方案後,將臺灣經驗輸出至其他國家,擴大產品與服務的銷售市場規模,協助臺灣業者深化國際機構合作,或引入國際專家協助,佈局新興關鍵技術,強化產業生態鏈競爭力,方能有機會打入國際產業生態鏈,爭取龐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