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周光召逝世,曾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傑出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原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因病於2024年8月17日22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周光召是相對論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和相應的數學描述的早期提出者及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律(PCAC)的奠基者之一。他領導並參與了爆轟物理、輻射流體力學、中子物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我國研製第一顆原子彈、氫彈,戰略核武器的設計和定型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回國參加原子彈研究

1929年,周光召出生於湖南長沙。1947年,他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並於1951年成爲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全國院系進行調整,周光召轉入北京大學,進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1957年春,周光召被國家派往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從事高能物理等方面的基礎研究。1958年,他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他還是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拒絕援助我國研製原子彈,並撤走了全部在華專家,帶走了圖紙和資料。蘇聯專家甚至斷言:中國在二十年內都造不出原子彈。聽聞此事,周光召和其他在蘇聯工作的中國科學家義憤填膺,表示要立即回國參加原子彈研究。他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周光召在致時任二機部部長的決心書中寫道:“作爲新中國培養的科學家,我願意放棄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礎理論研究,改行從事國家急需的工作,我們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而那時,周光召的理論物理研究工作正處於國際前沿,受到蘇聯和美國同行的強烈關注。

1961年,周光召登上南下的列車啓程回國,抵京後被安排到當時的二機部北京九所工作。作爲理論部副主任,他輔佐鄧稼先突破原子彈原理,領導原子彈的理論設計,開始了長達19年的“秘密工作”,他將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

當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總體計算陷入困境,科研人員爲一個關鍵數據反覆計算了9次。周光召巧妙利用最大功原理論證了蘇聯專家數據的不可能,終結了爭論,推動總體計算繼續進行,爲原子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突破性貢獻。

“我只不過是十萬分之一而已”

1964年10月15日深夜,距離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預定時間已不足24小時。此時,一封來自羅布泊試驗廠的急電對原子彈的設計提出了疑慮。上級希望負責核武器理論物理研究的周光召等人做估算——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周光召和同事們運算了整整一個夜晚,次日上午,將一份聯合簽名報告送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辦公桌上。報告認爲,經計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可能性超過99%。除了一些人爲不可控制因素,原子彈的引爆不會出現任何問題。這份報告可謂原子彈爆炸前的一顆“定心丸”。正是因爲這份報告,周恩來總理正式批准10月16日15時起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10月16日下午,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中國跨入有核國家行列。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後,有人稱讚周光召爲此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卻說:“科學的事業是集體的事業。製造原子彈,好比寫一篇驚心動魄的文章。這文章,是工人、解放軍戰士、工程和科學技術人員不下十萬人譜寫出來的!我只不過是十萬分之一而已。”

甘當科普工作的“領路人”和“開拓者”

周光召不僅是一位科學大師,還是戰略科學家。他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這樣評價周光召:“他是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曾在文章中提到,周光召高度重視我國基礎研究,他領銜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專家顧問組組長的十多年間,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判斷。本世紀之初,他反覆強調基礎研究不僅要面向科技前沿,更要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在他的倡導下,我國先後啓動了量子科學、納米科學、蛋白質、幹細胞和全球變化等6大科學計劃,率先嚐試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的全鏈條、多學科研發部署,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周光召連續兩屆出任中國科協主席,他直接領導創立了中國科協學術年會制度,通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獎等獎項拔擢才俊、獎掖後學,推動制定實施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設立了“全國科普日”,身體力行地甘當科普工作的“領路人”和“開拓者”。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