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驚現雌性小鼠性行爲背後的神秘神經迴路

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雌性小鼠發情周期中激素依賴性行爲變化期間,從性接受的發情階段到非接受階段這一行爲轉變背後的神經機制進行了調查。他們的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在發情期結束時導致性接受行爲迅速下降的神經迴路。

研究結果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

在諸如老鼠這類羣居動物中,雌性有明顯的發情周期,高效繁殖不僅依賴於雄性識別雌性的發情狀態並展現出雄性特有的性行爲,還依賴於雌性展現出雌性特有的性行爲,例如接受或拒絕雄性的性追求。

雌性小鼠只有在處於發情期且具有生育能力的當天才會接受雄性的接近。

然而,雌性在發情結束後停止表現出這種接受行爲的過程,人們對其仍知之甚少。

研究人員假設,這個過程並非僅僅由支持發情內分泌狀態的激素分泌水平所決定,而是由一種能夠積極促使性接受行爲減少的神經機制所決定。

作爲這一大腦機制的候選對象,他們重點關注了雌激素受體β陽性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廣泛分佈在中腦的中縫背核(DRN-ERβ+細胞)中。

利用藥物遺傳學技術抑制 DRN-ERβ+細胞的神經活動,研究人員發現,雌性小鼠即便在發情後的第二天仍保持較高的性接受能力,這與它們發情期的行爲相似。此外,對雌性小鼠中 DRN-ERβ+細胞神經活動的檢查顯示,與發情當天相比,這些細胞在發情後的第二天對雄性的性接近反應更強烈,儘管接受行爲有所下降。

研究人員進一步證實,DRN-ERβ+細胞向幾個控制雌性小鼠接受行爲的大腦區域發送神經元投射並改變其活動狀態。

這項研究最終得出結論,源自 DRN-ERβ+細胞的神經迴路是在發情周期中發情期末抑制接受行爲的其中一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