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名人數下降,逆向考研會降溫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爲388萬人,較2024年報名人數下降50萬人,連續第二年下降。

從2016年開始,全國考研報名人數直線上升,從177萬人上升到2023年的474萬人。考研競爭日趨激烈,逆向考研漸成趨勢。

麥可思研究院《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應屆本科畢業生逆向考研比例逐年升高,從2019屆的4.1%上升至2023屆的6.5%,五年提升近六成。

考研報名人數下降,被認爲是考研迴歸理性的信號,但同時,逆向考研也被認爲是考生理性的選擇。2025年考研報名人數繼續下降,逆向考研會降溫嗎?

近年來,考生流向出現了結構性變化,越來越多的考生選擇逆向考研。

麥可思研究院發現,近五年逆向考研比例逐年升高,從2019屆的4.1%上升至2023屆的6.5%。從學科看,法學(13.6%)逆向考研的比例最高,醫學(12.5%)、藝術學(12.3%)、文學(11.0%)逆向考研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均超過了10%。

逆向考研羣體讀研的主要原因是職業發展需要(49%)、就業前景好(43%)。此外,逆向考研羣體因想改變專業(13%)、隨大流讀研(10%)的比例也略高於全國本科畢業生羣體的平均水平,這可能與就業市場的壓力和對於未來職業方向的不確定性有關。

不過,隨着2024年考研報名人數下降,逆向考研也發生了一絲變化。

新東方今年2月發佈的《2025中國大學生考研數據分析》顯示,新東方近80萬名2024年考研的學員中,本科就讀於211高校的考生選擇非985、211高校報考的人數佔比爲31%,相比2023年考研,其佔比下降了17%,下降趨勢明顯。

該報告稱,從新東方2023年考研和2024年考研學員的報考數據來看,並未出現明顯逆向報考的情況。相反,絕大多數考生會選擇與本科院校同層次或者更高層次的院校作爲自己的目標院校,追求自我實現成爲主流。

不同高校則有升有降。昆明理工大學2023級碩士研究生中有346人來自“雙一流”高校,但2024級碩士研究生中來自“雙一流”高校下降爲167人。

聊城大學2023年錄取的研究生有22人來自211、985高校,2024年增加至41人。

深圳大學2023年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來自708所高校,其中40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0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4年錄取的新生來自706所高校,其中38所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1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國教育在線《2024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也發現,2024年部分名校考研報名熱度下降,而一些“雙非”大學報名人數則逆勢增長。

如果考研報名人數繼續下降,甚至考研競爭有所緩和,逆向考研還會不會持續?

答案似乎不是肯定的。

首先,真正“逆向”的考生佔比並不是最多的。上述新東方報告調研發現,28%的考生將目標院校較低的競爭壓力視作重要考慮因素。這一羣體是真正“逆向考研”的考生。訪談中發現,選擇降級報考以避開激烈競爭的考生,大多數是基於個人實際情況做出的理智選擇。

在他們當中,有人可能在本科階段因種種原因成績不佳,基礎相對薄弱;也有人儘管來自名牌大學,但對本科專業缺少興趣,計劃在研究生階段轉專業,因此傾向於選擇競爭較小的學校來彌補自身的不足。

考研規劃專家甘源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逆向考研現象是考研羣體底線思維的體現。“以前給學生做考研規劃,學生主要關心讀完研究生就業怎麼樣,未來怎麼樣,現在被問到更多的是難不難考。”

其次,很多逆向考研的考生其實是在追求更好的目標。上述新東方報告調研發現,29%的逆向考研考生首要的決策因素是目標院校的專業實力。對於他們而言,即便是綜合排名稍遜的院校,其在某一專業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實力如果十分突出,就可能會給考生未來的學術及職業發展帶來更加顯著的影響。因此,表面上看似是“降級報考”,實則這些考生所選的目標院校在專業實力上不降反升。

實際上,很大程度上,逆向考研與目前的高校評價機制相關。

比如,很多法學、醫學類名校並非“雙一流”高校。傳統的法學“五院四系”名校中,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都不是“雙一流”高校。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醫學類名校也不是“雙一流”高校。

11月7日,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回答專題詢問時說,《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已經明確,將聚焦優勢學科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範圍。

他表示,教育部將分兩步開展工作。第一步,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標準。強化人才培養核心地位,引導建設高校紮根中國大地,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第二步,根據“雙一流”標準,結合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聚焦優勢學科,適度擴大建設範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選擇逆向考研,客觀上分離了就讀學校與個人能力之間的關聯,有助於打破唯名校論,促進各種辦學資源更理性地依據專業實際需求而非學校的名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