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結束,6名志願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爲何有兩人被降職?

1953年7月27日,隨着中美朝三方代表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朝鮮戰爭正式宣告結束,志願軍開始陸陸續續撤回國內。

他們在戰場上不畏強敵,英勇奮戰的精神得到了所有人的高度讚揚,他們的英勇事蹟迄今仍被人們歌頌傳揚。

這其中,除了彭德懷總司令之外,6位志願軍兵團司令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爲人們心中的英雄人物,這場戰役對新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奇怪的是,這6名浴血奮戰的英雄,回國後只有4名得到了升遷,另外2名兵團司令員不僅沒有升職,反而遭到了降職。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作爲馳騁疆場的英雄,這兩名司令爲何會遭到降職呢?

第3兵團司令陳賡

陳賡1903年出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的他一身虎膽,19歲的時候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投身革命。

北伐、東征、南昌起義,這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中,全部都有陳賡的身影。

1933年,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之時,他曾不幸被國民黨逮捕。

但是作爲黃埔軍校最早的一批學員,又曾是蔣介石的救命恩人,因此蔣介石並沒有立刻處理掉他,而是試圖通過軟硬兼施的手段“拉攏他”。

面對蔣介石的威逼利誘,陳賡始終堅守革命本心,不爲所動,最終在好友的幫助下,陳賡得以順利逃脫魔爪,去往中央蘇區。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賡始終穿梭在抗戰前線,在他的指揮下,八路軍多次對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也正因此,日軍一度將陳賡視爲眼中釘肉中刺,將他列在“通緝列表”上。

解放戰爭期間,陳賡被任命爲太嶽部隊代表,擊退胡宗南,解放了晉冀魯豫邊區,中央軍委親自發表《關於陳賡縱隊作戰勝利通報》,延安《解放日報》刊載《向太嶽縱隊致敬》等文章,對陳賡的軍事指揮能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以及大西南的解放,陳賡都積極參與其中,爲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陳賡作爲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員,又馬不停蹄地奔赴朝鮮。

面對惡劣的戰場局勢,陳賡總結之前的作戰經驗,提出了坑道站的作戰方式。

他指出,坑道並不是自掘墳墓,它不僅能夠隱藏自己,還能夠在敵人摸不清地勢狀況的情況下,給敵人造成嚴厲地打擊。

事實證明,陳賡提出的坑道戰確實有效地阻擊了敵人,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軍的傷亡。

上甘嶺戰役中,“聯合國軍”投擲的彈藥密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二戰時期,堅守高地的15軍和12軍都遭到了敵人猛烈的炮轟。

這次戰爭也正是得益於陳賡提出的坑道戰,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還殲滅了2.5萬敵軍,守住了這個關鍵的位置。

但是後來由於國內事務繁忙,所以陳賡並沒有在朝鮮停留太長時間,1952年6月就被召回國內,開始負責組建軍事工程學院的工作。

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成爲了軍事工程學院的院長,同時還身兼副參謀長等職務,高於此前兵團司令的職務。

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

1907年出生的宋時輪也是我軍中的一員猛將。

他曾是黃埔軍校第五期的學生,20歲時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走過艱苦卓絕的長征路後,宋時輪被任命爲紅15軍團作戰科科長。

抗日戰爭時期,他成了八路軍120師385旅的一名團長,憑藉優秀的作戰指揮能力,他迅速成長爲晉冀熱遼軍區的司令員,後來又跟隨陳毅轉戰山東,成爲了津浦的前線指揮。

解放戰爭開始後,宋時輪繼續留在山東根據地作戰,又先後參與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在一次次的磨練中,宋時輪早已成長爲一名優秀的將領,因此在1950年得到支援朝鮮的指示後,宋時輪毫不猶豫地就帶領着第9兵團趕赴朝鮮作戰。

相對於其他將領而言,宋時輪可以說是最早一批趕赴朝鮮戰場的志願軍將領。

但是這樣緊急的入朝也對後期的志願軍作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由於當時第9兵團還在山東整訓,接到軍委命令也比較突然,所以來不及換棉服,他們就急匆匆地奔赴朝鮮。

途徑東北的時候,東北軍區原本打算讓他們停留一段時間,好給他們準備一些物資,但是因爲軍令緊急,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在瀋陽停留,就進入了朝鮮境內,倉促之間補充的50000件軍大衣根本不夠用。

後來的情況,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長津湖戰役時,第9兵團的戰士面臨的是零下三四十度的鬼天氣,他們將一切能穿的衣服全部裹在身上,但還是難以抵擋蝕骨般的寒冷。

不少將士沒有倒在進攻的戰場上,而是倒在了冰天雪地中。

儘管後來抗美援朝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這件事也成了宋時輪心中一個永遠的傷痛。

1952年宋時輪迴國的時候,在鴨綠江邊駐足良久,然後滿含熱淚朝長津湖方向鞠了一躬。

朝鮮戰場上嚴重的減員對宋時輪迴國後的發展還是有着一定的影響的,他沒有繼續在一線工作,而是被任命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從事後方的軍事教育工作。

從職級來說,相比於此前的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的職務反而是降低了,但憑藉他的資歷,五五授銜時,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第23兵團司令董其武

和其他兵團司令不同,董其武是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投誠過來的。

1899年董其武出生于山西河津,20歲考入閻錫山創辦的學兵團,28歲就加入了傅作義的部隊中,成爲天津警備司令部參謀。

抗日戰爭時期,董其武又先後參與了忻口戰役和太原戰役。

1939年在傅作義的領導下,包頭戰役五原戰役等,董其武都參與其中。

解放戰爭後期,由於受到傅作義的影響以及共產黨的感召,董其武選擇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綏遠問題,最終促成了綏遠的和平解放。

鑑於董其武在解放戰爭中的突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被任命爲綏遠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綏遠省人民政府主席……

雖然是在後期投誠過來的將領,但是董其武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共產黨從來都沒有因爲他過往的錯誤而輕視他,所以在收到奔赴朝鮮戰場的指令後,董其武也是毫不猶豫就帶着23兵團,趕往了朝鮮。

但在朝鮮戰場上,董其武可以說是一次仗都沒有打過,因爲他接到命令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朝鮮戰爭末期,所以他負責的是志願軍的大後方。

在朝鮮的三個月時間,23兵團承擔起修建、維護機場的任務,他們冒着隨時被美軍轟炸的危險,用最短的時間修建了三條長2000米、寬60米的主跑道,還修建了8個長1500米,寬30米的飛機停機坪,包括其他相應的設施,都是第23兵團完成的。

因爲朝鮮戰爭後期,雙方進入邊談邊打的階段,志願軍的空中力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儘管董其武的23兵團沒有參與過主要戰爭,但是其起到的作用仍舊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在回國後,董其武也是被毛主席給予了正兵團級的待遇,同時還打算讓他擔任大軍區的副職。

但是董其武卻更喜歡軍中的生活,因此拒絕了毛主席的好意,繼續留在了69軍中工作。

職務雖然有所下降,但董其武卻兢兢業業,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第十三兵團司令員鄧華

鄧華是唯一一個全程參與指揮的志願軍將領。

鄧華1910年出生於湖南郴州的一個書香門第,17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在林彪的推薦下,鄧華被任命爲第13兵團司令,前往朝鮮戰場。

爲了保證能夠迅速切入戰場,並且不被敵人察覺,鄧華經過周詳的考慮,佈置的相當周密,後來僅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25萬志願軍就全部渡河成功,真可謂是兵貴神速。

期間,鄧華還仔細研究了敵我雙方的作戰形勢,判斷出美軍的登陸地點,並且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可。

在後來的抗美援朝戰場上,鄧華竭盡全力配合彭德懷,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彭德懷的認可。

彭德懷因病回過家,鄧華就接過了這個重擔,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務。

抗美援朝結束後,鄧華回國後被任命爲瀋陽軍區司令員。

19兵團司令楊得志

楊得志的名號也是響噹噹的。

作爲1951年2月才帶領19兵團入朝的志願軍將領,他曾帶領部隊開展了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戰役,這幾場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硬仗,但是憑藉楊得志的經驗,志願軍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而這其中最慘烈的上甘嶺戰役也是在楊得志的指揮下打完的。

上甘嶺戰役之前,楊得志首先察覺到“聯合國軍”的異常,然後告誡王近山,要時刻準備着,迎接一場惡戰。

果不其然,楊得志這番話說完沒過多久,“聯合國軍”就朝五聖山方向發動了猛烈地進攻。

這場戰役中,美國使用的炮彈密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二戰時期,上甘嶺的兩處防守高地都被削弱了兩米多高,山上可謂是寸草不生。

但是在這樣嚴峻的局勢下,楊得志指揮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成功守住了這個通往朝鮮平原的門戶。

後來鄧華這個第一副司令回國之後,楊得志就全面接受了朝鮮的事務,並且積極幫助朝鮮完成戰後重建工作。

建房子、挖水道,防禦工事、水利工程,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志願軍的幫助下完成的。

而楊得志一直到1954年纔回到國內,擔任濟南軍區司令,後來又被授予開國上將的軍銜。

19兵團第二位司令員韓先楚

楊得志成爲志願軍第二副司令之後,韓先楚便接手了第19兵團司令員的職務。

韓先楚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從小出身貧苦的將領,從加入共產黨的那一刻開始,就在爲建立一個更加光明的國家而奮鬥。

紅軍時期,他曾多次負責衝鋒突擊的任務,總是衝在隊伍的最前面,“獨樹鎮”戰役更是讓他一戰成名。

抗戰期間,在徐向前的帶領下,韓先楚向冀南挺進,爲建立冀魯豫邊抗日根據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解放戰爭中,他又先後解放了武漢車長沙,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新中國成立後,被稱爲“旋風司令”的韓先楚在朝鮮戰場上也是表現不俗。

他在朝鮮戰場上和敵人展開了三年的作戰,期間多次對敵人造成了嚴厲的打擊,因此後來回國之後,韓先楚也被授予開國上將的軍銜,後來又擔任福州、蘭州的軍區司令。

當然,除了這6位司令員之外,抗美援朝的戰場上,還有像許世友、楊勇這樣優秀的兵團司令。

但不論職務是升是降,他們的目標從始至終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廣闊的新中國,實現他們一直爲之堅守的目標。

爲此,只要祖國需要,他們一定會義不容辭。

向偉大的先烈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