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化石裡真的有“土豪金”!

在很多奇石展會或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中,會看到一類土豪金色的生物化石,漂亮而神奇,猶如一件件用黃銅鑄造且精工雕琢的“工藝品”,美麗得甚至讓人懷疑並非天然產物。

常見的化石多爲成分與各種岩石相近的石質,如鈣質、硅質、炭質,再加上化石有形形色色的造假手段,這種懷疑並非沒有理由。

其實,這類化石並非人造,而是很少見的黃鐵礦化生物化石。按理說,黃鐵礦並不是什麼http://sy.sifanghua.com.cn/a1375755.html特別稀有的礦物,生物形成的化石數量也不少,這類化石應該不少見纔對,爲什麼會非常稀有呢,這要從它們的形成說起。

形成這類化石的岩層,都是黑色、灰色或暗綠色等未受氧化的沉積岩層,含有瀝青質、炭質等有機質,正如我們熟悉的水井、池塘,由於形成缺氧的小生態環境,底部往往積有又臭又黑的淤泥,這些顏色就是還原環境的標誌性顏色。

形成黃鐵礦的鐵元素在海底、湖底的淤泥中普遍存在,當生物死亡後,有機體腐爛分解出硫化氫,與淤泥裡的鐵元素髮生反應,生成硫化亞鐵,也就是黃鐵礦。

在黃鐵礦形成的同時,與形成化石的生物的鈣質硬體的交代替換作用就已經開始了,這種分子級別的交代作用的結果,就是生物化石細緻結構被黃鐵礦精確地複製,所以化石的細節清晰可見。

黃鐵礦在暴露於空氣中易分解形成性質穩定的褐鐵礦,且往往依黃鐵礦成假象,因此,只有在極少數的環境,比如地下深處新開挖的坑洞,或者開山炸巖、採煤時纔有可能發現外觀金閃閃的黃鐵礦化生物化石,很多這類化石還不待人們開採發現,就已經形成了褐鐵礦化假象化石,因此,新鮮的黃鐵礦化生物化石就顯得很少見了。

既然少見,難免有人會動歪腦筋,不過黃鐵礦化生物化石基本不用擔心造假,首先是因爲黃鐵礦化的過程相當漫長,其次是這種礦物的硬度高達6—6.5,性質硬而脆,造假難度相當大,即使成功,恐怕成本比真品的價格還高,實在不值得。

如此珍稀的化石是極具觀賞價值的自然傑作,其中尤屬黃鐵礦化的角石、菊石、三葉蟲、腕足類最具觀賞性。而研究它們,有助於人們對古氣候、古地理、古環境的恢復與再造,更有利於尋找石油、天然氣、煤氣等沉積礦產,因此具有高度觀賞價值和科學價值的黃鐵礦化生物化石是值得珍藏和傳世的珍稀藏品。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我們下期再見。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