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如諜對諜 回顧非法觀影的「地下體驗」
國家人權博物館「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中,聚焦電影受審歷史,回顧當年百般皆禁的年代。(王英豪攝)
某某某的工作箱劇團以戲劇表演,呈現電影在審查制度下的無奈。(王英豪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4月7日是言論自由日,也是鄭南榕的受難日,「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在這天開展,非常有意義。(王英豪攝)
大方走進電影院度過閒暇時光,對現代人來說是一點也不稀奇的娛樂活動。但在臺灣電影史上,卻曾因嚴格的電影審查規定,讓人連看電影都要和政府「諜對諜」,甚至還以此氛圍延伸出不少特殊的「地下體驗」。7日開幕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中,除詳述民間這段「非法觀影」的歷史,也回顧當年百般皆禁的年代。
策展人蘇致亨表示,審查制度底下,許多電影無法合法上映,聽不慣國語片的民衆,衍生希望觀看如日本電影、電影大師名片、色情片的強烈社會需求,因而暗暗延伸出非法觀影的體驗。最有名的就是1978年在臺北開業的白宮戲院,當時戲院爲躲避警察取締,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方式,消費者也要自立自強,互通有無。
如當時放映電影中的裸露鏡頭,都是靠放映室的第二架放映機伺機插映,也就是「私接」。私接時機點會視情況有所不同,有時集中片頭、有時集中片尾,有時也會講究還原電影原貌,會在適當時間點插映電影遭修剪審查前的片段。而戲院也會依靠警鈴、監票、通電鐵門及逃生密道等方式迴避警方抽查。
因應特展需求,文化部首次公開釋出當年多部電影受審檔案,搭配劇照,完整呈現自戒嚴禁制一路走來的臺灣電影審查史。蘇致亨表示,審查制度最深遠的影響,就是造成創作者的自我設限:什麼戲能賣座,什麼戲沒市場。對國片市場的想像,常因爲過去在政治限制下沒有前例,就限縮了自己做夢的機會。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4月7日是言論自由日,也是鄭南榕的受難日,「剪出來的電影史:戰後電影審查」特展在這天開展,非常有意義。透過特展,可讓大衆知道,以前要罵政府沒有言論自由,是要付出很重很重的代價,不像今天可以照三餐罵。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很多人的努力和犧牲,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付出很多代價。謝謝敬愛的鄭南榕爲言論自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