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下,AI向善!科技大佬烏鎮聚首,熱議AI改變生產力
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舉行開幕式。“烏鎮時間”正式開啓!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大咖雲集這座江南水鄉,聚光燈閃爍的博覽會場內、小橋湖畔的靜謐茶室間,處處躍動着互聯網最前沿的思想。
本屆大會以“擁抱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爲主題。在20日的烏鎮峰會論壇上,小米CEO雷軍、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寒武紀創始人兼CEO陳天石、360創始人周鴻禕等一衆互聯網明星大咖相續發言,圍繞AI給互聯網帶來的改變、下一步AI的發展路徑各抒己見。
“人工智能已經邁進了羣星閃耀的時候,現在我們身處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變革的關鍵時期。”陳天石直言。
“人工智能將從根本上變革全球產業,讓服務業迎來真正大規模個性化的時代。”井賢棟表示。
“所有的行業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做一遍。”周鴻禕斬釘截鐵。
與會的嘉賓在發言中都提到一個共識,即人工智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技術,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世界,拉開全球生產力革命的序幕。
行走在烏鎮會場,能聽到越來越多關於人工智能的議題被探討,但相較往年不同的是,這些議題不再只聚焦人工智能的進與退,而更多落眼於人工智能的應用,關於“智能向善”和“智能何以向善。”
雷軍:
期待AI向實向善
科技企業要發揮引領作用
今年,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無疑是互聯網大會上的明星角色,他的關鍵詞也同樣是“AI”。
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
在今日上午2024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雷軍回顧其互聯網創業征程,由衷感慨:“我作爲產業代表,有幸經歷了中國互聯網的全部階段,深感中國是互聯網技術持續變革創新的沃土。”他直言,“以人爲本、滿足人們對科技美好生活嚮往,是創新的主要動力。”
作爲互聯網領域的“老兵”,雷軍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老兵”。他早在2016年即提出“All in AI”的戰略,而今,小米的語音助理“小愛同學”每月活躍用戶量已超1.2億人,且AI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小米的各個業務板塊,包括智能駕駛。
雷軍舉例小米上個月發佈的“全國都能開”的城市導航:“沒有高精地圖,只要車端導航能到,車就能開到,沒有區域範圍限制。”他透露下個月將正式發佈端到端的大模型全場景智能駕駛,讓車輛的行駛軌跡更擬人,更加平滑、自然、利索,可以做到從車位到車位,全程無斷點:“上車就啓動,就能把你送到另外一個車位。”
人工智能在新材料領域也起了很大作用,雷軍透露,小米在研發汽車大壓鑄的材料時,就是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從1000多萬種配方中篩選出最佳的兩種配方,然後再做驗證試驗,極大地提高了研發效率。
“當然,新技術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代表着新的風險和挑戰。”雷軍是“智能向善”的堅定擁躉者,他談道:“小米在創辦之初,我們就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因爲我始終相信,智能向實、智能向善,是科技服務社會進步的核心要素。”發言中他談到,智能時代的網絡空間治理需要藉助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國際平臺,科技企業要發揮引領作用,“我們將落實好‘智能向善’,和大家攜手邁向美好科技生活。”
吳泳銘:
AI創造的價值高於互聯網
拉開全球生產力革命的序幕
“過去一年全球互聯網最大的變量依然是AI。”吳泳銘在主論壇發言中展望,隨着AI從數字世界走進物理世界,未來物理世界大部分事物都會具備AI能力。過去30年國內互聯網積累的技術和數據哺育瞭如今的AI技術,而吳泳銘的發言也反映出當下業內更爲關注互聯網時代與AI時代的不同邏輯。
“過去30年,互聯網的主要價值是連接,以平臺爲載體連接人、商品、信息和服務。未來30年,可預見的則是AI將全面提升全球生產力水平。AI創造的價值將遠遠大於互聯網連接創造的價值。” 吳泳銘認爲,在互聯網上個階段,企業上雲讓產業互聯網更快捷,進入新階段,AI進化則將推動千行百業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過去一年,AI促成的生產力革命拉開帷幕,阿里看到的幾乎所有企業都在用AI重構產品。
在這背後,以阿里云爲代表的AI基礎設施扮演了重要角色。吳泳銘透露,目前國內80%的科技企業,65%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60%的A股上市公司,都有一定業務放在阿里雲上。
因此,面對AI時代的生產力革命,阿里的核心任務有兩點:一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相關支撐體系的建設;二是堅持開源開放,與生態合作伙伴一起把AI能力轉化爲各個行業的生產力。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
吳泳銘指出,場景豐富和應用活躍,是上一階段中國互聯網取得全球矚目成就的重要原因。“在AI時代,我們相信這種豐富場景和應用優勢有望得到延續。”他以汽車、醫藥等多領域爲例,“AI在這些產業都已引發了研發、生產的變革。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也頒給了以AI變革科研範式的AI科學家。”他指出,當下科學界已經形成共識:AI開創了科研新範式,是科學發現的加速器、技術發明的孵化器,正在深刻改變全球科技格局。
南都記者觀察到,目前國內已經有50多所院校機構使用阿里雲的“雲和AI服務”開展科研,並在生物、農業等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成果。“一系列AI for science的合作創新令我們更加堅信:算力就是新質生產力。”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阿里也參與了大模型行業的API降價潮,通義千問API價格最高下降了97%,百萬Token的調用花費最低5毛。全球開發者基於通義千問二次開發的衍生模型突破7.8萬個,這一數量與Meta的Llama系列模型相當。而開源社區和龐大的開發者生態,極大降低了各行各業開發AI、使用AI的門檻,推動AI在多種場景中落地應用。“就像足夠便宜的電力帶來了電氣時代的大爆發,我們相信足夠便宜的算力,最終將把我們帶進智能化時代。”吳泳銘表示。
井賢棟:
AIGC端到端落地難等短板仍在
須以善治促善智 推動AI向善而行
“人工智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技術,會帶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主論壇上,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認爲,這樣的變革將體現在三個方面:AI會從根本上改變所有的行業,重塑產業形態和經濟圖景;AI會幫助人類擁有“超級能力”,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複雜問題;AI會推動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成爲人類的助手。
“AI將讓服務業迎來真正大規模個性化的時代。”他闡述稱,數字化主要解決的是服務的連接和觸達問題,智能化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個性化服務的迭代升級,服務業數字化是智能化的序章。生成式AI基於對自然語言的掌握能更好理解人的意圖並生成個性化供給,AI讓服務業迎來大規模個性化的時代。
“希望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能夠便利每個人的生活。”據井賢棟介紹,目前螞蟻集團面向消費者主要打造三個應用——健康管家、金融管家和生活管家。以健康管家爲例,井賢棟表示,醫療健康是一個需求高度個性化的領域,這正是AI大有可爲的應用領域。螞蟻健康管家的服務貫穿診前的諮詢、科室的導診和掛號,診中的智能陪伴,診後的報告解讀、用藥提醒等等,以及日常的健康管理的場景,解決了患者繁雜的醫療健康的訴求。
生成式AI發展還處於前期,峰會現場,井賢棟還特意點出AI落地專業領域服務時的三個能力短板:領域認知能力弱、複雜推理能力差、端到端落地難。而據他介紹,其掌舵的螞蟻集團,則通過使用可信大模型基座、研發高性能知識決策引擎、研發行業智能體開發平臺來應對這些問題。
螞蟻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井賢棟。
“AI的未來充滿希望,但也需要承擔它帶來的責任,守護AI的安全,防範AI帶來的風險。”井賢棟同樣提到了智能時代的網絡治理風險應對的議題。大模型是雙刃劍,在提升生產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新挑戰,如果沒有安全作爲保障,智能化的發展無從談起。
他強調重點在於“以善治促善智,推動AI向善而行”,而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協同治理。“政府層面治理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完善金融體系,推動全球合作,企業要恪守科技倫理,保護數據隱私,促進技術創新,螞蟻一早制定了自己集團科技倫理四原則,就是平等、尊重、可信、負責。我們也將這一套倫理規範嵌入到了螞蟻科技研發和產品研發的全生命週期。”
此外,會場上井賢棟還分享了螞蟻集團在數據隱私、深度僞造和技術性失業等領域的積極探索。如通過推出“隱語云大模型密算平臺”,螞蟻實現了數據的高效密態流轉,確保數據價值的挖掘更加安全和合規;又如,蟻天鑑AI鑑真技術快速精準地檢測多模態內容的真實性,以應對深度僞造問題;再比如,螞蟻的“數字螞力”項目通過AI提升個體勞動者的新就業技能,促進人機融合協作,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在善治以外還需匹配善技”,井賢棟強調,新技術帶來的問題,往往就需要用新技術、新理念,才能更有效地解決。
採寫:南都記者呂虹 王子黎 發自浙江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