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玩完了 SPAC從神壇跌落

(SPAC上市在美國市場急凍。資料來源/Statista Research Department)

新創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成爲夢幻一場!根據SPAC Analytics統計,在2021年出現613件案例、3,346.5億美元的史上「喜馬拉雅」高峰紀錄,2022年重挫到86件、228.81億美元,大減九成三,完全跌落神壇;而今年以來行情繼續下跌,截至2023年5月僅有14件、金額80.25億美元,三分之一都不到。

普華國際財顧董事長劉博文17日在「2023臺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上表示,2022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年衰退約31%,交易件數亦衰退約8%;單就全球科技產業來看,2022年併購交易量大減36%,SPAC交易量先前太瘋狂了,2022年在美國市場交易驟減,亞洲市場原本跟進的新加坡、香港,也很快就熄火了。

劉博文分析,SPAC急凍有兩大因素,一是2022年6月以來的暴力升息,大型收購行動的融資成本太高;一是美國經濟環境變動影響。由於臺灣企業赴海外併購,會遇上SPAC,2022年在交易驟減及大型交易減少影響下,全年交易件數僅39件,交易金額爲22.07億美元,金額及佔比爲五年來低點。

2022年有兩家臺灣公司赴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以SPAC方式掛牌上市,一是電動車GOGORO,一是AI邊緣影像分析技術大猩猩科技(Gorilla Technology Group Inc)。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指出,SPAC是新冠疫情下的投資人選擇,如今已走向後疫時代,投資人並不想回頭看,更重要的是SPAC公司至今多數沒有亮點,難以展現商業模式,要說服一般散戶持續支持,實在是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