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社交回避和孤立感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乾貨分享
撰文 |王興
精神分裂症其病因複雜,多發生於青壯年,常伴隨有特殊的情感、思維、認知、行爲等多方面障礙及不協調的反應,複發率、致殘率較高。但即使到達緩解期而社會認知、心理適應、社交功能等的恢復仍不夠理想,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着新型抗精神病藥物的運用,精神分裂症經過規範化治療,臨牀症狀大多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如何做到改善社會功能、預防復發、獲得全面的社會康復,仍是一項重要課題。
隨訪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沒有朋友、受到歧視、充滿孤獨,不僅給正常社交帶來困擾,不利於遠期預後,且易引起精神症狀復發。絕大部分受到周圍人羣不同程度的歧視,患者出院後普遍存在病恥感。患者因擔心受到歧視以及病情復發等導致社交信心下降,,進而表現爲明顯的社交回避。
由於精神病患者心理壓力的影響,不僅擔心無法面對家人、朋友,也害怕社會的歧視,造成自卑以及情緒低落,封閉自己,進而產生孤立感。國內外有關精神病患者孤立感與社交回避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對人際交往的渴望與真實社交水平具有明顯差距,其孤獨感受到大衆對精神病的看法與刻板印象的影響,導致社會功能恢復效果不佳,延緩了迴歸社會進程。
社交回避和孤立感 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產生了負面影響。缺乏社交互動和支持會導致患者感到孤獨和無助,進一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康復過程。因此,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提供適當的社交支持和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回避和孤立感,研究顯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改善。
團體社交技能訓練
將患者在團體情境中共同進行心理和行爲的學習,提高社會活動中所需基本技能的訓練方法。團體訓練過程可爲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模擬的社會環境,成員間的互動是發生改變的主要機制。
因此,團體社交技能訓練可有效促進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康復,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通過放鬆訓練、社交場景模擬、角色扮演、自信心訓練,教會患者情緒調節和社交技巧。患者在團隊環境中互相觀摩學習,通過榜樣的作用改善自己行爲,同時學會了接納自我和尊重他人,學會了如何求助和拒絕,患者的正性心理及行爲得到反覆強化。
音樂治療
近年來,音樂治療是備受關注的一種用於精神專科醫院康復治療的有效手段。其中,再創造式音樂治療及鼓圈治療運用比較廣泛。患者在沒有音樂基礎的情況下,可通過隨時的律動減輕病情帶來的困擾。再創造式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強調患者親自參與各種音樂活動,通過主動參與現有的音樂作品,以及根據治療的需要對現有作品進行創新改變(包括演唱、演奏、創作等),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在這種體驗中,團體成員感受自身的力量及主動性,以此來達到社交技能的提高。再創造式音樂治療的核心是在音樂的創造過程中產生人際互動和行爲,人際互動的過程就是爲患者提供平臺、改善自我感覺的過程,讓患者感到心情愉悅,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交回避和孤立感。
團體治療
研究顯示,通過短期的團體治療可以有效緩解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立感,增加患者的社交興趣和社交積極性,增強患者積極情緒的體驗和表達,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陰性症狀。
精神分裂症的社交回避和孤立感是一個複雜而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療和支持。通過提高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和理解,提供個性化的治療和支持方案,我們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社交障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識?
無需下載即可在線查看~
參考文獻:
[1] 孟慧霞. 精神分裂症患者緩解期孤獨感與病恥感現狀及相關性[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9):143-145.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0.09.057.
[2] 盧青春,段文濤,王芳. 情緒管理配合社交訓練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陰性症狀及述情障礙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2023,32(17):3252-3257.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23.17.045.
[3]徐蓮英,劉蕾,郝弈峰,等. 團體社交技能訓練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會功能及社交心理的影響[J]. 重慶醫學,2018,47(35):4448-4451.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8.35.002.
[4]張倩,袁水蓮,郭隆潤. 再創造式音樂治療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主動性的影響研究[J]. 現代醫藥衛生,2022,38(9):1544-1546.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2.09.025.
[5]章小彩,李琳,朱小英,等. 團體遊戲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獨感的影響[J]. 護理與康復,2016,15(12):1126-1129.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12.003.
本文來源: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
責任編輯:老豆芽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