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畢業季求職陷阱

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關鍵期,一些不法分子藉機挖坑設陷,“付費內推”“實習生套娃”“虛假招聘”“非法傳銷”等老套路、新招數,不僅侵害高校畢業生個人權益,也嚴重破壞就業市場,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針對上述亂象,教育部發文提醒高校畢業生,提高防範意識,在求職過程中選擇正規渠道,及時覈查招聘信息,時刻保護個人信息,堅持運用法律武器。

人社部此前發佈預警,梳理了黑中介、兼職、收費、借貸、傳銷、合同、試用期以及信息共八類求職陷阱,給出避“坑”提示。這些陷阱多以高薪資、高福利爲誘餌,變相向畢業生收取各種名目費用;少部分則是用人單位通過文字遊戲、“陰陽合同”等手段,把畢業生當作免費勞動力。

高校畢業生容易掉入招聘陷阱,大多是因爲缺少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對薪資、職位等方面的認識不足,防範意識不強。而求職信息的發佈渠道多元,信息來源廣,內容紛繁複雜,真僞難辨。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急於抓住春季招聘黃金期,求職焦慮讓一些人產生了走“捷徑”的想法,卻不知恰恰邁入了“有心人”的圈套。

遠離招聘騙局,求職者要提高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通過正規渠道求職。對於不確定的招聘內容要多方驗證,警惕“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摒棄急功近利心理,切實保護好個人權益。高校要強化就業指導和服務,可考慮創新課程形式,對學生進行就業安全與風險防範教育,同時繼續嚴把校內招聘信息審覈關。用人企業要強化責任與擔當,加強內部管理,明確並公開實習、定崗、轉正等標準。多方合力,讓高校畢業生走穩走好求職就業路。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段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