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成A股影視公司去年股價下跌,漲最多的不是最賺錢的
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19只A股的影視、院線股中,僅有4只上漲,其餘股價均有所下跌。
在過去一年中,儘管影視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依然實現了顯著增長。這些公司的股價上漲背後,既有國有股權劃轉等因素的影響,也有公司持續推出新作品、探索AI等新科技等業務層面的推動。
與此同時,諸多股價下跌、面臨虧損的企業也反映出整個影視行業在2024年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股價漲最多的不是最賺錢的
2024年,中視傳媒(600088.SH)領漲影視院線股,全年漲幅達39.29%。華策影視(300133.SZ)緊隨其後,年漲幅達23.70%。此外,光線傳媒(300251.SZ)和捷成股份(300182.SZ)去年的累計漲幅均超過15%。
中視傳媒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約4.22億元,同比減少6.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11億元,同比減少64.1%。
雖然2024年中視傳媒的業績在行業中並不遜色,但同比2023年略有下滑。即使如此,中視傳媒在去年年初和年底各迎來一波股價上漲。
消息面上,2024年2月,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通過國有股權無償劃轉方式取得中央電視臺無錫太湖影視城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從而間接收購了由中央電視臺無錫太湖影視城有限公司控制的中視傳媒54.37%的股份。中視傳媒也成爲中央電視臺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形成影視、廣告、旅遊三大主營業務。
華策影視、光線傳媒的股價上漲與公司持續推出影視劇作品、探索AI等新科技有關。
華策影視202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爲8.93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39.05%。歸母淨利潤爲1.66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49.21%。
由於整個影視行業在2024年都不景氣,華策影視的業務也受到了影響。公司上半年聚焦項目研發碼盤,開機數量較往期有所減少。但即使如此,上半年華策影視共播出《我們的翻譯官》《承歡記》《請和這樣的我戀愛吧》三部電視劇作品;電影業務《狂野時代》《刺殺小說家2》已經開機拍攝;完成《飛馳人生2》《我纔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默殺》三個項目參投。華策影視還在精品短劇、小程序短劇、大模型等業務上發力。此外,2024年5月,華策影視自研的“有風”大模型已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名單備案,成爲A股第一家通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自研大模型的影視公司。
光線傳媒是2024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最高的一家公司,淨利潤爲4.6億元。在2024年,光線傳媒主投發行、參投發行的電影中,有多部電影已上映,且有3部電影票房過億。其中,光線傳媒主投發行的《第二十條》票房超24億。2024年底,定檔2025年春節檔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也備受關注,該片爲《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人馬的續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曾在2019年暑期檔創造50億票房奇蹟。
此外在動畫製作方面,已經把動畫製作的各個環節與AI技術相結合,尤其是在動畫的前期製作,比如形象設計、場景設計、分鏡頭劇本等方面,應用很廣泛。
至於另一家股價上漲的捷成股份,主營業務是新媒體版權運營和發行,公司的產品廣泛應用於中央電視臺、 北京電視臺、 上海文廣等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網絡公司,以及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氣象局等多家行業用戶。公司的業績在近幾年一直較爲穩定,也已涉足AI智能創作引擎業務。
股價下跌公司背後
在19只A股的影視、院線股中,14只的股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包括金逸影視(002905.SZ)、百納千成(300291.SZ)、歡瑞世紀(000892.SZ)的全年跌幅均超過20%,橫店影視(603103.SH)、幸福藍海(300528.SZ)、博納影業(001330.SZ)、北京文化(000802.SZ)、中國電影(600977.SH)等。
按照主營業務來分,這些企業涉及影院經營、電視劇發行製作、電影發行製作等。2024年電影產業鏈各端的日子都不好過,不過,橫店影視、上海電影、中國電影、萬達電影即使2024年股價有所下跌,但2024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均爲正。
在剛過去的2024年,電影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供給端,開機大片不足;需求端,走進電影院的觀衆在減少。
電影行業早已過了容易吸引“熱錢”的時期了。行業內公司上市和再融資步伐不斷放緩,使得行業資金產生了比較嚴重的短缺。票房方面,全年票房爲425億元,與2023年全年的549億元相差甚遠。
博納影業董事長、創始人兼總經理於冬曾在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論壇上公開表示,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恢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影片是以往很多年積壓到2023年, 比如說《封神》是九年磨一劍。而在2023年影片投產數量和大片規模都欠缺。
談及中國電影市場的破解之道,電影研究機構拓普數據CEO程飛認爲,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當務之急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優質內容供給匱乏的問題。投拍資金方面,可以積極與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企業、政府部門建立鏈接,並強化其對電影行業的信心,引入金融支持。人才培養方面,建立健全電影人才培養政策舉措,特別是加強對青年創作人才的大力支持。內容生產方面,加強用戶導向意識,強化對觀衆、對市場的及時洞察,以數據驅動內容生產決策。
值班編輯: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