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咸陽嘉惠的前世今生...
近日,一場暴雨導致嘉惠東側一排商鋪垮塌。
咸陽人把目光再次投向陪伴自己多年的嘉惠。
嘉惠之於咸陽人,就像康復路之於西安人。
80年代末以來
嘉惠一直都是咸陽人購物首選之地。
而嘉惠這個地方,已有千年悠久歷史。
咸陽人,這是你知道的嘉惠嗎?
曾有渭河古渡唯一官驛
嘉會:歡樂的聚會,多指美好的宴集,昌盛的際會
史料記載,唐代咸陽有四大里:東招賢裡、北太和裡、南龍池裡、西嘉會裡。
嘉會裡建於隋,興於唐,百餘戶,千餘人。隋唐時期的嘉會裡規模非常宏大,如今的留印、兩寺渡等地均屬嘉會裡範疇。
隋唐宋元時的咸陽城區不在此處,在今咸陽東北方向。彼時的嘉會裡,緊鄰渭河古渡,擁有當時唯一的官家驛站——渭水驛,來往過客只能宿於嘉會裡的店舍內。家家門口設有拴馬樁、是遊人渡河前後的落腳點。此處店鋪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繁華。
嘉會裡建有禹王廟(供奉大禹)、華爺廟(供奉華佗)。作爲離渡口最近的地方,南來北往的陝甘寧青新和四川雲貴渡渭者渡河前,往往會來禹王廟祈求平安,如若平安歸來,還要來廟裡燒香還願,感謝禹王保他平安。
此地還有一個華爺廟,如果有人生病,就到華爺廟去求藥。
那時的嘉會夜裡燈火輝煌,一派繁榮昌盛。
唐玄宗在天寶九年送日使至渭河古渡時,曾賦詩:日下非殊俗、天下嘉會潮。唐代宰相蘇廷在上林苑臨渭亭賦詩:嘉會宜日長、高筵順時動。
隨着時代的變遷,經過唐安祿山的叛亂、宋夏戰爭、宋金戰爭、宋元戰爭……嘉會裡房屋多次燒燬重建。
嘉會堡復原示意圖
明洪武四年(公元1670年)陝西由馮宗異留守,他決定在渭水驛修建咸陽城。民間流傳,先有嘉會堡後有明咸陽。嘉惠東門外,就是明清咸陽城西門舊址。
西門舊址
西門舊址
在歷史的變遷中,嘉會裡的輝煌不再。
80年代末,一場城市改造,嘉會裡又回到了往日的繁榮。
1989,嘉會堡拆遷,全體居民農轉非,嘉會堡改建爲咸陽人最熟悉的嘉惠商場。
爲了加快城市改造的步伐,擴大公有制經濟,咸陽市委市政府頒發文件,把嘉會堡等幾個村子農民全部轉爲居民,一切土地和莊基地收爲國有,並在嘉惠堡南批了21畝莊基地爲村民蓋住宅。
1986年,省委省政府34號文件批覆同意了咸陽市委市政府的報告,農民轉市民,村委會改居委會。
經過居民大會的討論,嘉會堡人民向市委市政府建議在這21畝莊基地上建一個以嘉會堡農民住宅爲主體的商業市場,建城西北最大的現代化市場,爲農轉非創出一條新路子,市委市政府批准了這一建議。
1989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嘉惠商場建成了。
作爲咸陽第一家百貨商場,嘉惠成了咸陽人甚至西北區域人購物必去之地。市場東西南北商鋪星羅密佈,交通四通八達,北直通人民路,西至樂育路,南到勝利路三條大街,西鄰紡機市場區。
商場里人流絡繹不絕,貨品琳琅滿目,包裝新穎,讓咸陽人耳目一新,大大滿足了當時咸陽人的購物需求。
嘉惠的興建對於咸陽經濟的騰飛起到了重大作用,嘉惠還曾被評爲全國百名億元商場。
位於嘉惠正南方向的南門樓坐北朝南,古樸典雅,氣勢雄偉,廊檐連接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由全國著名書法家謝德萍(謝德萍(1939-2000),三原魯橋人,文化部研究員,中華書院院長、中華書學會,"飛天"草書研究會會長。)題的“嘉惠商場”牌匾高高懸掛,由於年代久遠,牌匾有些斑駁,充滿了歷史感。正是這個牌匾,正式宣告了千百年的嘉會改爲嘉惠。
嘉惠南門 新舊門匾
門前一堆石獅子高大威武,守護着嘉惠的南大門。下方的南門廣場爲當時嘉會堡演奏秦腔和各類節目的文化交流場所,遺憾的是,如今兩側早已變成商鋪,喪失了它本來的作用。
嘉惠南門 石獅子
南門樓東西兩側設有相呼應的兩座古式牌坊,東南側牌坊上題“終南獻瓊”(繁體“瓊”)。
此次因暴雨坍塌的商鋪就位於東南牌坊內側,所幸,東南牌坊未受影響。
嘉惠東南牌坊 內側商鋪在近日暴雨中坍塌
暴雨中坍塌的一排商鋪已被拆除
嘉惠的每一條街道都有營業側重點,可以滿足男女老少各色需求。
東南牌坊內街道北半部分主營青年男裝,消費羣體以學生爲主,價格經濟實惠,南半部分以中老年男裝爲主。經營了許多年的裁縫鋪也位於這條街道,去年還去這裡調整過衣服,最近因爲對面商鋪倒塌,整體一排商鋪都沒有營業。
與東南牌坊遙相呼應的西南牌坊上書“嘉賓貴臨”,坊內的這條街道是很多90後和西關中學的人兒時最美好的回憶。
嘉惠西南牌坊
西南牌坊西側就是西關小學和西關中學,從學校旁邊到街道內側很長一部分,全都是各種小零食批發鋪,是咸陽最大的小零食批發基地。
清晨的嘉惠東牌坊內街道
喜慶用品店鋪林立
走在這條街道上,第一感覺就是喜慶,喜慶用品店渲染了整條街道的氛圍,給人很紅火的感覺。準備結婚的年輕人大多都會到這裡採購喜慶用品,基本需要的在這都能一站式買齊了。
從牌坊內向外看,左側是文具區,右側是零食區
零食區對面和北邊是文具書籍區,以前文具店、書店很多,現在很多被喜慶用品店取代了,但是很多老咸陽都知道這裡的文具經濟實惠質量好。
早晨剛開門,一家雜貨鋪老闆正在整理貨品
再往北走會看到很多雜貨鋪,簡單的日常家居用品這裡都有。
在各大超市進駐咸陽之前,咸陽人購買日雜百貨必到此處。雖然現在很多人圖方便買日雜去超市順帶着就買了,但仍有好多家雜貨鋪在堅守。這裡相對超市來說,種類更全,更經濟實惠一些。
據嘉惠社區工作人員毛新利介紹,嘉惠內部的三層建築都是當時改建給原居民統一分配的,一層是商鋪,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出租,二三層是住宅。
一層商鋪 二三層住宅(高出部分爲後來加蓋)
順達百貨鋪的老闆來女士經營這家店已經二十多年了,她是嘉惠堡原居民,這個商鋪是改建後給自己家分的,一層是商鋪,二三層是住宅。由於網購的衝擊和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生意不是很好。
來女士的百貨鋪對面是嘉惠商場大樓,東西南北都有入口,東西門有拱形門頭,大紅的四個字“嘉惠商場”十分鮮豔。老舊的三層樓歷經風雨,已經發黃,窗戶也是80年代末的式樣,乍一看,恍然穿越到80年代。
這棟樓主營中老年服飾,有牌子貨,也有雜牌子,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即使到現在,很多人要給家裡老人買衣服,還是會來這裡。咸陽可能沒有哪裡能有這麼集中且質優價廉的中老年服飾銷售區了。
西邊拱門下方是一家菸酒店,小的時候家裡一位親戚經營過這裡的菸酒店,沒想到這麼多年了還在。
兒童鞋服一條街
嘉惠商場大樓西門前的這條街道主營童裝童鞋。
咸陽的80後90後,小時候,你們的媽媽有沒有帶你們到這裡買過衣服呢?
十三香涼皮,想必很多咸陽人都吃過。細的厚而醇香,寬的薄滑爽口。1999年被評爲陝西名小吃。2003年被省中醫藥協會定爲中華醫藥傳承文化養生膳食示範基地,店主趙志願被授予養生專家和營養專家暨中醫藥傳承人稱號。趙志願是地地道道的嘉惠堡人,用他的筆書寫着嘉惠堡、咸陽的歷史和文化。
中華名小吃 十三香涼皮
在嘉惠逛累了,去吃一碗十三香涼皮,歇歇腳繼續買買買!
“新、老”嘉惠
隨着後來新嘉惠商場和大唐購物中心陸續建成投入運營,嘉惠形成了一個可以滿足各個年齡段消費羣體的綜合性商場。
嘉惠社區平面示意圖
據瞭解,近年來網購的興起和超市的興建,對於嘉惠的衝擊比較大,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嘉惠的生意冷淡了許多,很多商鋪都掛着轉讓、招租的牌子。
嘉惠,承載了全體咸陽人和咸陽高校學生近三十年的回憶。
無論走到哪裡,無論是西安的康復路還是北京的王府井,都取代不了咸陽人在嘉惠留下的美好過往。
文中關於嘉惠的史料由趙志願先生提供,特此感謝。
趙志願先生是原嘉惠堡居民,改建後在嘉惠經營十三香涼皮,如今涼皮店交由老伴打理,自己專心寫作。因熱愛歷史、文化和寫作,著有《嘉惠史話》,還爲秦始皇著書,爲咸陽的文化傳承貢獻了很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