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難尋 全臺僅存的百年捕魚法「蹦火仔」恐失傳

青鱗魚受到「蹦火仔」的火光吸引,紛紛跳出水面,盛爲壯觀。(圖/記者徐文彬攝,以下同)

記者陳睿中/新北市報導

每年進入五月中旬的夜間,金山一帶汪洋大海上,總是會不時傳來一聲小小的爆炸聲,然後就能看見一道耀眼的火光在漁船頭前搖曳,接着在一聲短促響亮的哨子聲之後,一切再度回覆漆黑與寧靜。這個看似神秘的儀式,其實正是全臺僅存的傳統捕魚法─「蹦火仔」。

早在一百多年前,居住在金山一帶的巴賽族就已經懂得利用火光在夜間吸引並捕捉具有趨光性魚羣。在經過長時間的演化之下,漁民原本竹片火把煤油燈,演變成利用俗稱「電火石」的磺石,在泡水之後產生乙炔氣體再點火引燃,耀眼的磺火就能吸引具趨光性的「青鱗仔」魚羣,也因爲點火時會傳出類似爆炸的聲響,所以被稱做「蹦火仔」。

▲由於產業改變,現在金山只剩下最後四艘漁船以蹦火仔的方式捕魚。

根據當地船長表示,一艘蹦火仔的漁船上,最重要就是擔任舉火員的船長、駕駛員,以及在後方以哨音控制「叉手網」的捕魚手。

精彩的蹦火仔全程紀錄<<<點這裡

靠近「蹦火仔」的漁船仔細觀察,原來船長會先利用探照燈查看鄰近的水面,等到發現魚羣之後,就會「蹦」一聲點燃手中的磺火併且靠近水面。此時的青鱗仔魚羣就會紛紛跳出水面,位於漁船左側的漁夫們會打開叉手網準備撈捕,當船長利用磺火將魚羣誘導船身左後方移動時,叉手網則往前一撈,待哨音一響,衆人合力漁獲撈捕上岸。這點火、引導、撈魚、起網的技巧,首重於速度的掌握與經驗的累積,可說是金山一帶漁民的獨到功夫

▲這幅壯觀的畫面,每年總成爲許多攝影人士積極捕捉的美景

新北市金山區休閒觀光協會理事長徐正成表示,每年的5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蹦火仔」的高峰期,最高紀錄可以一天內捕獲1200籃的青鱗魚。這段期間的磺港港口邊總是可以看到大量的攝影愛好者長鏡頭拍攝捕魚的畫面;想要近距離欣賞與拍攝的民衆,當地也有載客出海的攝影專用船可以預約搭乘。

▲滿滿的漁獲,是漁民們辛苦一夜的成果

徐正成語重心長地表示,過去蹦火仔的漁船在全盛時期約有二十多艘,但是隨着漁業形態的改變,現在僅存下四艘,而且船上的漁夫多是以3、4年級生爲主,年輕的一代大多不願意投入這項看天吃飯的海上工作

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之下,「蹦火仔」技術的傳承與未來,正是這項傳統產業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蹦火仔現場影片,15秒、30秒時可聽到「起網」用的哨音,20秒時可聽到磺火點燃的「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