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對比指數並不科學 市場分化緣於估值差異

(原標題:簡單對比指數並不科學市場分化緣於估值差異

證券時報記者 黃小鵬

近期,在鋰電網絡安全板塊帶動下,創業板表現亮眼,指數突破3500點,甚至在盤中超過了上證指數點位,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

不同股票指數起始日期、起始點數成份股構成不同,簡單對比指數絕對點位並不科學,但指數畢竟是一個綜合指標,其歷史漲幅和複合增長率等指標還是能反映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上證指數是一個綜合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爲基期,起始點100點;創業板指數則是成份股指數,以2010年5月31日爲基期,起始點1000點。兩個指數從誕生到現在,年複合增長率都在12.5%~13%之間,但上證指數有歷史特殊性,它從100點到1000點只花了不到兩年時間,如果扣掉這個因素,上證指數的年複合收益率就不到5%。從近兩年半情況看,創業板的漲幅接近200%,上證指數則是40%左右,差異明顯。

創業板指數表現明顯強於上證指數原因有二:一是創業板以成長性公司爲主,業績增速高於以傳統行業主體主板;二是估值因素,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64倍,上證綜指平均市盈率爲15倍。

創業板指數強於上證指數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是產業技術革命資本市場上的體現,也是資本市場推動高科技和創新的一個渠道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與標普500指數也出現了類似分化,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股指最低點至今,標普上漲了548%,納指則上漲了1060%,複合增長率分別爲18.5%和25%。

不過,不能因此就認爲市場是完全有效的,永遠是對的。從A股歷史走勢看,投資者情緒偏好和市場風格變化對不同指數的影響巨大。例如,2006~2007年行情中,市場熱衷炒作傳統板塊,特別是其中的週期性行業,期間指數漲幅驚人,以至十幾年後仍在消化其炒作留下的後遺症。2015年創業板遭到瘋狂炒作,也導致了嚴重後果。當前兩大指數劇烈分化重要原因之一是估值差異,創業板估值是上證主板估值4倍多,而納斯達克與標普500之間的估值差異僅20%。

當然,最理想的是新興行業和傳統行業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那麼A股市場中的資金能減少“羊羣效應”,市場波動風險就會降低,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