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不改善 開放人力只是頭痛醫頭
面對學士後護理系崛起,仍有部分醫護界人士認爲,該政策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臺灣臨牀護理人員短缺,並非培育人力不足,而是職場環境惡劣。(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學士後護理系崛起,仍有部分醫護界人士認爲,該政策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短短2年護理教育培訓出的「護工」,與4年大學畢業、五專加上二技共7年畢業「正規學制」如何相提並論?低薪尚未改善再添免洗人力,只會讓改善職場福利更遙遙無期。
元智大學護理學系主任蘇英華指出,現況臨牀後護系出身的護理師非常少,這些人可能年紀較大爲了養家,能撐多久不知道。臺灣的職場環境惡劣,護理師擁有專業不該被取代,更要被尊重,不該變成「服務業」;臺灣應該學習國外較好的制度面,改善護病比、提升護理師薪資及福利等,像是歐美國家甚至有護理師助理、有薪病假,臺灣政府的政策要有配套措施。
某地區醫院護理長則說,後護系畢業生實際拿到護理師執照不知道有多少人,雖然用人唯才,就算想用,願意在臨牀工作的人還是不多,醫院第一線後護系護理師仍少。
她強調,臺灣缺護理師是制度面問題,健保制度並未給予護理師工作肯定,就算醫院想給護理師好的薪資福利,成本也難自行吸收,護理師的價值沒有被看見,就算教育端培育再多人才,健保制度不肯將錢花在醫事人員費用給付上,還是令人望之卻步。
蘇英華也有同樣觀點,認爲臺灣的健保制度沒有進步,導致護理師非常委屈,醫院想要留住人才也無能爲力,相關人事成本提高,但健保制度並未跟着走,要解決問題絕非單一面向,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