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期效應的迷思

圖╱美聯社

繁榮時期的經濟成長

日前政府發佈預測,調降今年經濟成長至1.42%,創14年來最低,主計長朱澤民對此表示,他不喜歡看單一年度成長率,因爲容易受基期影響。然而,去年基期並不高,前年是高了一點,這裡引伸出一個問題,就是當去年基期較高,今年的成長是否必然趨緩?

這裡先定義一下基期,不論是GDP、海關出口或物價指數,觀察其成長遠比觀察其數值來得重要,但成長總得有個比較時點,例如與上年比,則上年就是基期,基期的數值高一點,則今年持續高成長的挑戰就會大一點,這是算術法則,很淺顯的道理。

經濟未必服膺算數法則

然而,經濟法則未必要服膺算術法則,當經濟處於繁榮時期,經濟法則總是超越算術法則,例如1990年代的臺灣,投資、消費、出口年年擴張,因此在8.3%的經濟成長率之下,次年依舊8.3%,連續七年經濟成長都超過6%,這並不是經濟起飛階段,臺灣人均所得已逾1萬美元,經濟規模已經很大,但並沒有因爲高基期就出現低成長。

再看一例,柯林頓執政時期的美國,人均所得逾3萬美元,從算術法則來說,經濟成長率已不容易高,然而1997~2000連續四年美國經濟成長都在4%以上,經濟學家譽之爲新經濟(new economy),基期這個算術法則並沒有綁住美國的經濟成長,何以如此?因爲經濟繁榮,高成長低通膨,繁榮效應超越了基期法則。其實,經濟成長率要看的就是年變動,若登上高峰就無力再往上攀另一個高峰,這就是景氣趨緩了,沒有什麼好說的,以基期過高這個算術法則來解釋經濟法則,是犯了邏輯上的謬誤。

再看日本,1980年代後期「日本第一」在全球響徹雲霄,人均所得已超過2萬美元,躋身美、日、德三強,依照基期法則,經濟成長應該高不起來了,然而1984~1990這一期間有六年的經濟成長在4.5%~6.8%,繁榮的力量超越了基期的限制,讓經濟成長接連創新高,這同樣讓我們看到經濟法則遠在算術法則之上。

成長趨緩歸咎基期 不妥

當然,基期這個算術法則是存在的,譬如前一年發生石油危機、金融風暴,自然會影響次年的成長,只是一國經濟成長如果一直受限於算術法則,這不就說明了成長動能後繼無力嗎?把成長趨緩歸咎於基期,是承認算術法則而忽略了經濟法則,把經濟問題變成了算術問題,如此自然不妥,也大大的不合邏輯,這正是基期效應的迷思。

唐伯虎有一回登山,受邀寫詩助興,初落筆「一上」,平淡無奇,接着揮毫仍是「一上」,衆人搖頭,未料隨後三字「又一上」,圍觀者莫不失望,想江南第一才子不過如此,然而寫畢一讀,大家歎服不已,登山的動態躍然於紙,其詩如下:「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經濟成長就如登山,經濟成長衡量的就是登山的變化率,去年登得多高,都不該成爲今年無法前進的藉口,只有一上一上又一上,經濟纔會有四海五湖皆一望的榮景。

小檔案■經濟數據有年、季、月之分,年資料除非有百年一遇的大事,例如1974年石油危機、2009年金融海嘯,基期纔有解釋的必要,其餘各年的資料變化,就是反映景氣,無關基期。但月資料、季資料,由於易受年節(春節)、天候(颱風)、政策(疫情解封)等因素干擾,會讓次年同月的物價、出口年增率震盪,基期就有解釋的必要了。

小檔案■1960年代日本發展汽車、家電,經濟繁榮,在首相池田勇人的「所得倍增計劃」下,經濟快速成長,至1966~1970年連續五年經濟成長皆逾10%,如同唐伯虎的詩所言,一上一上又一上,當成長動能夠強勁時,也就沒有什麼高基期約制經濟成長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