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空中帶電消缺 高原“綠電”穩穩送中原
圖爲檢修人員上塔懸掛滑輪和絕緣繩,準備起吊機器人。 謝莉蓉 攝
“機器人已到達目標位置,準備操作修補地線。”在70米的高空中,一臺“地線修補機器人”沿着架空地線勻速行進到缺陷位置處。
收到作業指令,地面操作人員立即操控機器人。從遙控器顯示屏中看到,機器人不斷用線夾對斷股地線進行匝固。
日前,在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黃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800千伏青豫線(青海-河南特高壓工程)405至406號塔,國網青海檢修公司輸電檢修人員正在使用機器人對帶電運行的輸電線路開展帶電作業。這是該工程投運以來首次帶電作業,是國內首次使用機器人修補±800千伏線路地線斷股,也是國內首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開展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青海-河南特高壓工程是世界首條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擔負着向華中地區輸送新能源的重要任務。前期該公司巡視發現,405至406號塔檔內地線有2處斷股,若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線路故障,威脅電網安全,影響清潔能源可靠輸送。但如果進行停電檢修,大概需停電12小時方能完成缺陷處理,將影響華中地區正常供電。爲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不間斷供電,該公司決定利用機器人開展帶電作業消缺。
當日上午,作業小組抵達現場,工程車在距離鐵塔近兩公里之外的路邊停下。極目遠眺,道路兩旁無邊無垠的大草原牧草豐盛、芳草連天、牛羊遍野,輸電線路鐵塔屹立於草原深處。
“當前風速1米每秒,溼度40%,符合帶電作業條件。”一切準備就緒,登塔人員陳培鑫、金世強開始登塔,十幾分鍾後,兩人就爬到塔頂地線橫擔工作位置,將滑車和絕緣傳遞繩安裝到指定位置,兩根長長的繩索穿過滑車落到地面的防潮墊布上,地面人員用垂下來的繩索綁好機器人。
8名地面作業人員分爲2組緊緊抓住繩索,一組拉主繩控制機器人的高度,一組拉尾繩控制起吊方向,確保機器人在上升過程中與帶電導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據介紹,這臺機器人重達52斤,在地面移動都很費力,更不用說是在塔上了。陳培鑫和金世強將機器人的兩個主動輪掛在地線上,調整機器人位置。
“吊好了,可以操作。”金世強解開掛在機器人起重吊環上的掛鉤,向塔下的隊友們喊道。
得到操作指令後,地面操作人員開始小心操控,機器人雙輪勻速轉動,向地線斷股處駛去。
現場工作人員通過無人機和機器人傳回的實時畫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機器人又快又準地用卡扣將斷股地線匝固。
不到一個小時,機器人順利完成這一處地線修補工作,而後返回鐵塔橫擔處,陳培鑫與金世強將機器人取下順利送回地面。
下午五時許,機器人重複前面的作業方法,成功消除第2處缺陷,陳培鑫與金世強安全下塔。至此,持續了五個多小時的帶電消缺工作順利完成。
遼闊無邊的大草原綠波盪漾,“嗡嗡”的電流在空中自西向東平穩歡快地流走,沿着這條清潔能源輸送大動脈,青藏高原的“綠電”穩穩地駛往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