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二二八 賴清德:馬政府刻意強化臺灣與中國的連結

地方中心臺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28日在新營區二二八紀念現址舉辦紀念228事件追思會,市長清德表示,歷史或許會過去,但歷史真相與教訓不能被遺忘,可是當人民認爲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的真相尚未能大白,「馬政府卻選擇做歷史的罪人,粗暴地在教科書中爲這段歷史擦脂抹粉。」強行修改還有法律效力高中歷史公民教科書的課綱,「刻意強化臺灣中國的連結」,所以他要再次呼籲馬政府和教育部可以懸崖勒馬,「還給歷史真相,對下一代負責。」

今日追思會於追思樂曲聲中揭開序幕,由賴清德引領全體與會人員默悼一分鐘,隨後以莊嚴肅穆儀式、溫馨的樂聲,並透過南新國中同學的追思朗誦來悼念當年死難先賢,撫慰受難者家屬的心靈,期望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民能憑藉對臺灣的摯愛與信心,化解心中的仇恨、拆除族羣圍籬,讓「二二八」成爲理想與熱誠的民主基石,並將其精神化爲繼續奮鬥的力量。

紀念儀式最後由賴清德率領受難者、受難者家屬及與會人員繞行象徵包容、和諧與省思的二二八紀念碑,並且將手中鮮花放置於紀念碑前,最後敲響和平鍾,祈求臺灣、全世界永遠和諧平安。

賴清德致詞全文:

今天是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也是唯一由法律明文規定的國家紀念日。清德首先要代表臺南市超過188萬市民,向67年前所有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獻上最深的追思,感念他們的犧牲及爲我們所承受的苦難。其次,清德也要向所有受難者家屬表達敬意並致慰問。二二八事件是近代臺灣歷史上最深的傷痕,身爲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在威權體制下,有痛不能喊、有苦不能言,你們被迫只能將傷痕埋在心中,經過漫長數十年後,才能獲得最起碼的平反和公道。這種椎心之痛,真正令人不捨。

每一年的今天,臺南市各界代表都會齊聚一堂,莊嚴隆重地追思二二八事件。清德回想起1980年代,那時「平反二二八」的訴求還僅是一股微弱的聲音,但經過大家多年的呼籲、奔走與努力,這股聲音終於捲起了大浪,翻轉了過去被威權政府所扭曲的歷史。於是纔有1987年鄭南先生等人組成的「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首次公開祭拜二二八事件受難者;1990年,立法院爲二二八受難者默哀一分鐘;1995年李登輝總統更代表政府向受難者家屬致歉,並公佈賠償條例、以及制定二二八和平紀念日;1997年起,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更成爲法定的國定假日。

臺灣社會因爲勇於面對這對歷史的傷痕,不但重新確認了二二八事件應有的歷史定位,更掃除了臺灣人民心中長達半世紀的政治陰霾。也因爲20多年來堅定勇敢的精神加上不懈怠的努力,纔將這對歷史教訓轉化爲民主深化的堅持,社會纔有了和解與寬恕的勇氣。歷史或許會過去,但歷史真相與教訓不能被遺忘。

但是今年的二二八,實在令人感慨,因爲臺灣民主倒退的趨勢已經無法視而不見。當人民認爲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的真相尚未能大白,應該更加透明讓真相重見天日的時候,馬政府卻選擇做歷史的罪人,粗暴地在教科書中爲這段歷史擦脂抹粉。

就在一個月前,教育部以違反法規、不合程序、摒棄專業漠視事實的手法,強行修改還有法律效力的高中歷史與公民教科書的課綱。新的課綱由立場偏執且非臺灣史專業的少數人主導,刻意強化臺灣與中國的連結,美化戒嚴時期的威權統治,並以違背事實與違背國際認知的方式描述國家主權的範圍,更試圖限縮有關白色恐怖的內容與用語。這樣的修改方向,不僅試圖讓臺灣民主回頭,更企圖以教育作爲社會的控制工具,盲目下一代的歷史視野,令人心寒與遺憾。

所謂「鑑古知今」,我們對下一代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讓他們從正確的臺灣歷史開始,進而認同臺灣,立足全世界。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就算研究者有不同的觀點,起碼也讓多元觀點的多面呈現,作爲培養下一代自我判斷的能力以及追求歷史真相的勇氣,而不是重拾威權時代的洗腦教育。從臺灣社會面對二二八事件的經驗,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們越是誠實面對歷史,我們越能超越歷史的錯誤,也越能夠相互理解、彼此包容。任何人企圖讓臺灣走回以政治力遮蔽歷史真相的老路,必將成爲歷史的罪人。清德再次呼籲馬政府和教育部可以懸崖勒馬,還給歷史真相,對下一代負責。

今年也是二二八受難者之一得陳澄波大師120歲誕辰,他的藝術造詣與繪畫的成就,舉世公認,他的畫作都已被各大美術館收藏家典藏,陳澄波先生曾經是臺南州的議員,服務鄉梓,對地方貢獻良多。臺南市是一個文化古都,地方美術發展非常蓬勃熱絡,我們也積極籌設與興建臺南市立美術館中。今年,臺南市政府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澄海波瀾」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將分別在臺南、北京、上海、東京及臺北故宮展出。首站臺南就有4個展場,其中之一就在新營文化中心,清德誠摯邀請在位所有先進與貴賓在追思會結束後前往觀賞,市政府文化局也安排導覽向大家解說,用參觀二二八前輩的畫展與生平史蹟作爲今年二二八追思活動之一,一定可以讓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價值能夠更加深化成爲我們共同的信仰與驕傲。

最後祝福在場所有貴賓平安、美滿、健康、幸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