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華人義山拆遷 學者:涉及種族與文化政治
華人墳墓義山拆遷與否是吉隆坡都市發展過程中備受關注課題,臺師大教授江柏煒(左)30日在大馬華社研究中心講座,以新加坡雙龍山五屬義祠變遷爲例,作爲吉隆坡廣東義山面臨問題的參照。圖/中央社
臺師大教授江柏煒今天在大馬講座中表示,華人墳墓義山拆遷與否始終是吉隆坡都市發展過程中備受關注課題,吉隆坡廣東義山面臨的問題,多半涉及種族政治或文化政治領域。
華社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Studies)今天在吉隆坡舉行第5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論文集推薦儀式,並由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江柏煒以「『祠墓合一』的文化景觀:都市化歷程中的新加坡雙龍山五屬義祠之變遷」爲題專題演講。
江柏煒表示,吉隆坡都市發展快速,廣東義山議題相關的土地、文獻處理都涉及華人社羣歷史,而新加坡在都市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類似問題,特別是應和會館的客家人義山包括政府拆遷與處理,都能作爲大馬參考。
他說,19世紀新加坡華人社會形成兩極性的幫權政治結構,諸如強大的福建幫,其次是以廣、客二幫爲主力的廣、客、潮、瓊聯合陣線。這些社會分類不僅是會館組織,也表現在義山的經營管理。後來,新加坡政府徵用雙龍山,提倡殯葬以火化取代土葬,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雙龍山被徵用後,義祠兩邊設骨灰塔,安置五屬先人骨灰。
江柏煒認爲,吉隆坡開墾涉及華人、馬來人早期對錫礦開發過程,大馬討論華人族羣議題相對敏感,而吉隆坡廣東義山面臨的問題多半涉及種族政治或文化政治領域。
江柏煒說,吉隆坡發展與開埠功臣、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當地最高掌權人)葉亞來(1837-1885年)有關。整個馬來半島開墾沿着馬六甲海峽往內陸發展,巴生港(Klang)很早就是重要城鎮,聚集閩南人,再沿着巴生河進入吉隆坡,19世紀末期因錫礦發跡的吉隆坡是廣東人爲主聚集地,以錫礦與商業、貿易與服務業爲主。
他說,廣東義山就是在處理吉隆坡當年開墾錫礦以廣東人爲主的方言幫羣(廣東話、客家話)安葬處理後事的場所。吉隆坡廣東義山在面臨都市發展討論過程中,一如馬六甲的華人義山三寶山,都在大馬族羣政治緊張關係討下面臨保存爭議。
根據馬來西亞媒體,吉隆坡於1859年開埠,開埠之初地廣人稀,華人過世多半草草安葬,當時沒有義山,後來獲政府首肯移撥土地作爲義山以供埋葬。吉隆坡廣東義山迄今有128年曆史,見證吉隆坡開發與建設的歷史遺蹟,主要分佈於語文局路和新街場區域,總面積約3.5346公頃,保守估計逾8萬座墳墓共14萬死者,但6成墳墓無人祭拜。
2020年,大馬舉行「2040年吉隆坡結構藍圖草案」公聽會,由於結構藍圖建議將廣東義山列入吉隆坡中央商業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當時蕉賴區國會議員陳國偉提交選區內93個團體備忘錄給當局,反對將廣東義山列爲中央商業區。
華社研究中心是大馬民間重要的學術研究中心及智庫,着重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與教育等研究。今天與會者包括華研義務副總秘書葉少華、新紀元大學學院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輝、華社研究中心學術董事陳中和、華社研究中心主任兼研究員詹緣端、雪蘭莪金門會館青年團理事李建明、李振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