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杯、空污入題 聯發科「智在家鄉」初選入圍反映地方需求

聯發科「智在家鄉」公佈初選入圍名單。(圖/智在家鄉活動官網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科技能爲家鄉做點什麼? 聯發科教育基金會爲了推動社會創新,號召社會大衆共同爲家鄉做一件事,主辦「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共收到323組來自180個鄉鎮市區的投稿作品,經過評審月餘的評選作業,主辦單位公佈二十組入圍決賽的名單。其中創意源自生活,因此這次的投稿作品,也反映出臺灣各地的不同需求,像是空污農醫、回收杯都有作品入圍。

評審團認爲強調「在地」與「社會創新」是觸動創新團隊踊躍參與的主要因素,此外百萬元首獎獎金也吸引出不少好手。包括農業創新、社福長照、防災風險管理、環境生態、故鄉行銷等是幾個最熱門參賽主題,可以發現「智在家鄉」賽事聚焦在368鄉鎮跟行政區,的確發掘出在地關懷的巨大能量。

入圍的二十組隊員總計93人,其中最年輕的參賽者國中一年級,最年長的則超過50歲。其中有將近四成是在學學生,顯示目前校園也能接軌在地議題,而且在發想的表現上不輸社會團隊。部分入圍作品已經有落地操作經驗,這次則提出修正計劃參賽。例如作品「手搖杯革命:翻轉我們對一次性容器的依賴」以臺南中西區爲範圍,利用重複使用的容器,建立商圈回收機制,取代一次性飲料杯,已經在臺南嘗試推動。另外來自花蓮市的作品「緊急災害應變系統-GIS緊急災害平臺結合大數據」,利用空拍地貌即時平臺功能,提供花蓮市政府作爲防災應變參考,也曾在今年二月花蓮地震後試做。

臺灣新農業的蓬勃風氣也在這次入圍作品中展現實力。例如作品「新世代農醫系統與動感觀光體驗」以高雄美濃爲對象,嘗試利用AI、AR、APP及大數據分析來建立新世代農醫系統,並延伸至動感觀光體驗。作品「『農業微氣候』 打造創新產銷模式」則以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與吉拉米代部落爲實驗場域,希望能打造在地小農自產自銷的創新產銷模式。

同樣是評審的臺大智活中心策略長賴宏志特別指出:「相較於近年來主題和團隊重複性高的創新創業競賽,來參與『智在家鄉』的提案內容明顯有較高的原生性,表示這個活動的確喚起更多人對於在地重要議題的關注,並且願意親身投入去解決問題!」

評審團發現,像是大數據分析、AR、VR、AI、App應用、空拍機與地理資訊、網路平臺與物聯網概念等軟硬體工具,都是參賽者普遍利用的科技工具。評審資深媒體人何榮幸強調:「科技的價值,最後還是要回到社會影響力來判斷。貼切及可行的解決方案是我們所重視的。」

此外「智在家鄉」女性參賽者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四十,可見在使用數位工具參與社會變革的意願與能力上,現代女性表現與男性並無明顯差異。而涵蓋全國二十一個縣市鄉鎮都有投稿團隊,顯示臺灣社會對地方議題有一定程度的關注,其中與非營利組織或地方政府有協力關係的也爲數不少。

▲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主辦「智在家鄉」活動。(圖/智在家鄉活動官網)

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董事張垂弘表示:「聯發科技追求科技創新,更重視在地實踐。從參賽作品中看見許多在地深耕團隊的創意亮點,地氣超高!」他強調「智在家鄉」的目的在於促成對話以及在地的理解,創造臺灣社會資本的累積;期望透過「智在家鄉」的號召,邀請民衆共同關注家鄉的需要,爲社會問題尋找解方。入圍團隊預計在八月底後進入培訓階段,屆時聯發科技將邀請公司主管加入導師(Mentor)的行列,陪同參賽團隊精進提案,在12月決賽公開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