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3:財富管理的三個趨勢與三個難題

將WEALTH財富管理設爲“星標⭐”

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推送

逢歲末年初,回望過去的一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又經歷了跌宕起伏,也到了一個需要回顧與思考的時刻。

1

三個趨勢性的變化

客觀的說,今年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給投資者的體感是比較差的。核心原因在於兩點,一是儘管債券收益不錯,但很多人是在2022年底銀行理財波動之後贖回,又在今年年中半路上車,沒有拿到收益最豐厚的一段行情。而各類非標產品又頻繁爆雷;二是國內股市的疲弱,讓本已是驚弓之鳥的投資者一再陷入絕望的境地。

很多人把問題歸咎於週期,說現在只是市場的谷底,只要股市企穩反彈,財富管理的一切都會好過來。我覺得這隻看到了事情的一個側面。

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都有一定的週期性,但在中國當下趨勢性的經濟、金融變革之下,週期的旋渦在巨大的時代浪潮面前可能就會顯得沒有那麼關鍵。特別是對市場機構和從業者而言,今年以來尤爲明顯的三個長期變化,其影響更爲深遠。

第一,在渠道端,以產品短期收益作爲選品標準,以流量費用爲主要盈利來源的商業模式行將就木。

今年發生的兩個前所未有情況,給投資者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

權益市場方面,今年的A股等權指數(也就是全部上市公司股價漲跌幅的簡單平均)上漲了8.79%,而偏股型公募基金則平均下跌超過13%,其差值爲歷史之最。 這意味着,作爲散戶隨機在5000多隻A股中選擇一隻股票投資,其預期回報幾乎是一個小牛市,要遠遠跑贏今年偏股型公募基金收益的均值。權重股深度低迷壓制了寬基指數和市場情緒,更掩蓋了中小市值高潮迭起的投資盛宴。

這對普通投資者來講造成了巨大的困惑——我花錢僱人用專業設備種地,而收穫甚至不如我在自家後院隨便撒個種子澆點水的成果。

而對於稍微專業一些的渠道選品經理、理財經理而言,經過這兩年的洗禮,恐怕也認識到基金相對指數的長期跑贏不僅僅是自下而上研究帶來的“超額認知”,而還有很大的成分是行業整體性“風格暴露”的結果。去年、今年業績回撤大的,又大都是19-21年間大放異彩的“明星”們。某些高點發行的三年期產品給客戶帶來慘痛損失仍無法贖回,鈍刀割肉的滋味實在不堪。如今隨便打開某些公募、私募對渠道的服務羣,多半是罵聲一片。

私募股權也不好過,股市連跌兩年,IPO節奏放緩,很多領域的估值都是一二級倒掛的,而且募資也面臨十年來最慘淡的寒冬。

在固定收益端,去年底理財波動之後,還未緩過神的投資者又眼看着手裡的某大、某植系產品集中爆雷,血本無歸,很多人痛苦的說原來理財投資也不一定是否極泰來,更猛的衝擊永遠在後面……

如果說這一輪熊市對很多直接參與股市的“韭菜”而言只是進行了一次風險教育,那麼對於很多在基金和非標資產銷售方面受傷慘重的銷售渠道而言,可能意味着相當長時間裡客戶信任的喪失,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普通投資者的記憶可能短暫,但對任何一個理性的渠道機構而言,當下的教訓都是極爲深刻的。重大調整已經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不是將來時而是進行時:

一是摒棄以過往歷史收益,特別是短期資產和產品的收益動量爲核心的產品評價模式,改爲多層次、適應客戶需求場景的產品體系。

二是摒棄以流量費、交易佣金爲主的銷售激勵模式,改爲做大存量爲主的收費模式。

而這兩個趨勢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買方投顧勢在必行。

第二,在資管端,當明星光環不再,什麼纔是發展的核心?

過去很多資管機構的商業模式就是圍繞核心投資經理打造的,解決發展問題的方法基本上也就是兩個字:招人。但現如今依託明星基金經理個人流量賺大錢的商業邏輯,恐怕不只是渠道不信,估計大部分資管機構自己都有點不信了。

塑造一個明星代價不小,需要專業基礎、人才選拔、多點佈局、宣傳投入、特別是時運加持。但毀掉一個明星可能只需要一兩段難以避免、不期而遇的淨值回撤而已。而且往往捧得越高、摔得則會越慘。即便神話持續,卻還要應對同行挖角和利益再分配的人心江湖。

以往市場人氣高、優秀投資經理稀少的時候,一個頭部選手動輒能搞到上百億的募集規模,現如今即使市場復甦,再現百億募集、千億配售的盛況恐怕也要假以時日。—— 對資管機構來講,經此一役,“造星運動”的商業性價比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客觀來說,不管賺沒賺到錢,中國的基金投資者都是在變得越來越專業的。即使仍有不少媒體和互聯網平臺仍在對“網紅基金經理”推波助瀾,但更多理性的聲音越來越佔據主流。“xx一哥”、”“x姐”之類所謂大佬的聲音,現時雖各有擁躉,但也並不需要讚賞或是批判,只需經過時間的磨礪,最終都會像浩如煙海的賣方研究一樣,大浪淘沙,判若雲泥。

激勵約束體系的根本性變化也將成爲改變資管機構和人員行爲模式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幾年金融行業普遍的“限薪潮”之下,對機構發展和從業者的行爲取向也產生深遠的影響。 既然“重賞之下”的機制已不再(或者說也不見得有效),那什麼纔是行業繼續發展的原動力?

展望未來, 對資管機構而言,專業化分工與團隊合作已經是共識。競爭力來源,不再是神話一兩個投資經理,而是包含商業模式、產品設計、投資管理、客戶服務、科技系統等一系列因素在內的綜合水平 。這話並不新,從一些諮詢報告開始講,到現在也算是有了行業共識,但 從“一個人”到“一羣人”、“一個產品”到“一套體系”的轉變談何容易!思想統一、人員調度、資源優化、考覈分配……處處都是難題。

此外,在“核心資產盛宴”土崩瓦解的映襯下,多資產配置的價值再次經歷市場檢驗。 2023年,商品與股票資產低相關再次在平抑組合波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跨市場股票配置及衍生品的使用成爲私募股票多頭相對公募佔優的重要原因,而量化策略不斷迭代也獲得了更多投資者的認同,令不少私募逆勢邁入百億門檻。

比較遺憾的是,由於股票、商品兩類風險資產這兩年總體不景氣,多資產配置從絕對收益上缺乏“賺錢效應”,在大部分投資者心中還難以建立牢固的信仰。但事實是大量遵循資產配置邏輯、按照清晰嚴格的基準運作的多資產賬戶,在30%甚至60%以比例A股資產的基準下,今年仍然取得了正收益的結果。

假以時日,星火必能燎原。

第三,在監管端,從嚴從緊是趨勢,從短到長是導向。

今年金融領域召開了重要會議,政策頗多,監管機構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機構改革。而從18年資管新規之際就提出的“迴歸本源”、“服務實體”、“降低成本”、“着眼長期”等核心方向,仍被堅持和貫徹。

無論是對於銷售佣金分配的規定還是對於交易手續費的使用方向限制,又或者是對量化交易、兩融交易的規範,再到被稱爲核彈級別的“私募基金新規”,表面上是在管理機構行爲,但實則明確指引着整個財富和資管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作爲從業者而言,一方面對“嚴監管”要有預期,另一方面從更底層的視角來講,需要有一種從短到長的心態。

過去這些年整個國家都在大跨步的發展,金融行業的增速還要快於大部分產業,所以在很多領域形成了“大幹快上”、“跑馬圈地”的經營思路,資管業務也頗有點“投行化”、“項目化”的趨勢。就連做二級的研究員、投資經理也是急火火的想要管產品、賭方向、上業績、博出位。

不可否認,快速擴張的思路在過去特定時期或許的確起到了短期積累資源和品牌聲譽的作用。但在方方面面強調“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如何真實錘鍊專業能力,如何切實提升客戶體驗,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纔是首先需要思考的前提。與以往的“賺快錢”、“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投機心態根本不同, 我們需要準確的認識行業發展的長期性、專業體系建設的長期性、激勵約束機制的長期性,才能真正迴歸資管的本源,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題外話,大部分成熟一點的資本市場,基金經理平均年齡要比國內大不少,人數也要少不少。雖然說年齡不一定代表能力,但人多經過一些歷練,總歸不是個壞事。

在許多時候,慢就是快,行穩才能致遠。

2

三大難題待解

回首2023年,我們也仍然看到,財富管理面臨很多的行業性難題,其中大多數源於中國市場長久以來的特點和基因。對這些問題,我也沒有答案。

第一,如何應對全市場資金不斷趨於低風險、短期化的投資需求?

當前市場最缺的就是信心,特別是長期、堅定的投資信心。反映在投資者行爲上,就是 雖然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國債收益率直逼歷史低位,但大部分人的資金仍然源源不斷的涌向存單、固定收益類產品。

更核心的問題是,期限越來越短,確定性要求越來越高。做銀行理財朋友一提到負債端的“卷”,基本都苦不堪言。現在理財銷售的比拼,很大程度上比的是短期收益確定性,短有多短呢?年化收益率要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內有所體現;確定性有多高呢?只要有0.1%-0.2%的回撤,輕則app端的資金募集大打折扣,重則分支行羣起而攻之,搞的投資經理灰頭土臉戰戰兢兢。

從投資的眼光來看,這種超高(基本在3-4以上)的收益回撤比在全球範圍內無疑都是難以持續的。但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卻又是不得不面對的囚徒困境。

既然市場波動無法改變,當然就要在其他方式上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八仙過海的“交易機制”之外, 全市場都在找的“三大武器”:哪類產品還能用類成本法穩定淨值?誰家還能設計準備金等機制調節收益?什麼機構還能實現母子基金嵌套發行和歸集運作?強大的需求驅動下,只要看到一絲縫隙,都對應着一場轟轟烈烈的“資金大搬家”。

且不說是否增加了成本,從長期看,這真的對投資者有利嗎?

投資者的長期信心當然需要各方協力扭轉,但行業仍需維護一個公平的生態環境。當努力看對了市場方向卻還是不如找對一個通道的時候,恐怕只能留下一聲嘆息。

第二,如何應對“牛短熊長”的權益資產環境?

說投資者不知道存款利率已經很低了?顯然不是。說投資者不知道中國股市已經跌入底部區域?也不盡然。可爲什麼就是不敢投呢?

除了上面說的信心因素,中國的權益資產總體上有高波動、牛短熊長的特徵,也令許多投資者心生畏懼。 對國內大部分偏股類產品而言,都具有相當長的最大回撤修復時間(大部分股票型基金從21年2月淨值高點到現在已近兩年,但在鉅額浮虧30-40%之下,修復仍然遙遙無期) 。

這對中國的專業機構和投資者意味着什麼? 是需要頻繁面對和解釋的高收益誘惑,是更長、更艱難的投資陪伴,也是天然難以提升的投資組合性價比。 何解?

一方面,通過多資產配置的方式,不斷的優化投資組合,選準投資方向,以期用組合方法和超額收益儘量熨平波動,這是投資端已經驗證有效的方法,但仍無法改變投資預期。

另一方面,量化投資中有關基準設置和偏離度控制的一些方法或許可以作爲借鑑。

這兩年股市是跌的,但很多投資者對指數增強產品還是趨之若鶩。除了指增產品確實有一定的賺錢效應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清晰明確的基準和可預期的投資結果。

現實中很多投資者自己還是有一定判斷力的,他們投資股票相關的產品,不是怕虧錢,而是怕虧的意外、虧的不明不白。就像有的主動基金前幾年明明都是TMT風格,結果今年莫名其妙切了新能源,完美錯過一波本應得到的大行情。而指增產品通過確定的基準設計、適當的偏離度管理,一方面爲投資者設定了預期的“錨”,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現“意外”的概率,在收益分佈上區間更“窄”,也降低了對管理人和產品錯誤選擇的機會成本。

當然,主觀產品遭遇嚴寒,量化投資也未必一直有效。高波動的市場環境或許無法改變,但 在下一個週期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需求除了簡單的收益率之外,還應當包括有紀律的投資行爲和可預期的投資結果。

第三,如何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專業投顧隊伍?

財富管理與買方投顧的發展,最終執行還是要靠人。而且不可能靠機構總部有限的幾個人,而是要靠活躍在一線的數萬個、數十萬個投資顧問。

但問題是,他們準備好了沒有?

我在《》提到過, 在總部指揮與考覈、一線執行的管理模式下,銀行和券商的投顧人員面臨很多現實問題。比如專業能力缺乏、信息系統落後、考覈指標多元、考覈期限短等。另外,如果真的與客戶談起專業化的資產配置,總部的專業賦能與一線的學習傳導之間需要信任連接,投顧的輸出與客戶接納之間也需要信任連接,這些信任關係是否已經建立,又有多牢固呢?

這幾年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和買方投顧轉型的討論一直是金融行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在連續多年的辯論與磨合之後,在一些基本方向和關鍵問題上,從監管到主流機構已經沒有本質分歧,但大部分機構仍然步履維艱。

改革本身就是難的, 一方面革故鼎新,要動既有的利益需要魄力和能力;另一方面財富管理畢竟是個零售業務,抓手都在一線,能用什麼方法、什麼機制迅速建立其一支專業素質可靠、服務能力過硬的隊伍,也是問題的根本 。有的機構採用的是拿來主義,四處網羅各類精英;有的機構採用自我培育,甚至總部垂直管理。不管走哪條路,都是要砸不少成本的,而短期也不見得有多麼好的財務收益。

但這條路,終究還是要走下去的,因爲可能也沒有其他的路了。

歲聿云暮,也許受到了市場情緒等影響,今年聽到的有關行業發展的悲觀聲音多於樂觀,有些甚至勝於去年。但我始終堅信事物發展規律是有客觀性的,在長期甚至是有必然性的。我們要做的是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一直堅持做對的事,至少,無愧於這個大時代。

事實上,在許多細枝末節處,曙光已現。

【免責聲明】本公衆號所發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衆號立場,同時不構成對所述產品及服務的出價、徵價、要約或要約邀請,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工具或者達成任何合作的推薦,亦不構成財務、法律、稅務、投資建議、投資諮詢意見或其他意見。對任何因直接或間接使用本公衆號涉及的信息和內容或者據此進行投資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或損失,本公衆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原創文章

行業報告

WEALTH APAC

往屆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