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蘭州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見聞
(原標題:黃河之水 蘭州之美——黃河蘭州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見聞)
蘭州,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在這個故稱“金城”的甘肅省最大城市,人們對母親河更有一份深情。通過對黃河水生態修復、兩岸植綠添美、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持續發力,蘭州水淨、山青、城美、人樂的“城河相融”新局面正在逐步實現。
一河清水送下游
這是8月12日拍攝的黃河蘭州段景象(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蘭州市域全境均屬黃河流域,境內黃河干流150.7公里,300多萬人依水而生。一年來,蘭州在黃河水體健康方面積極發力。
炎炎烈日下,雷壇河黑臭水體治理整改工程的項目經理馬國丁忙前忙後,“工程進入掃尾階段,26.23公里的主管道實現污水全收集。工程試運行一個多月來,水質達標。”
雷壇河是黃河一級支流,沿河流域多爲城鄉接合部,黑臭水體問題一度突出。河堤上小管道、小裂隙留下的黑色印記,記錄下黃河曾受的重負。目前,蘭州市開展的8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
8月7日,一名市民在黃河蘭州段北岸的蘭州馬拉松公園跑步鍛鍊。 新華社記者 多蕾 攝
爲給黃河“減負”,蘭州市在整治黑臭水體的同時,還啓動了城區4個污水處理廠的擴能提標改造工作。記者在蘭州市雁兒灣污水處理廠看到,經過物理、生物等多重處理,臭不可聞的城市污水重歸清澈,匯流黃河。
“提標改造後,排放標準將從一級B提升到一級A,雁兒灣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將提升到30萬噸。”蘭州市污水處理監管中心工作人員陳東說,城區4個污水處理廠全部提標改造後,日處理污水能力將從60萬噸提升至80萬噸。
今年,蘭州市進行了三輪黃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技術的應用讓污染源難以遁形。“除了排查排污口數量外,我們還通過溯源、監測等方法實現對黃河的精準管理。”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邢力峰說。
數據顯示,黃河蘭州段干支流主要考覈斷面水質達標率爲100%,出境水質綜合評價連續4年穩定達到Ⅱ類。
2019年底,蘭州人期待已久的新水源地投運。工程設計年引水能力8.3億立方米,現階段取水量2.77億立方米。
黃河蘭州段城市風光(2019年4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黃河平,天下寧。8月21日,黃河蘭州段迎來今年最大流量3640立方米每秒,堤防安全有保障。2015年起實施的黃河干流蘭州段防洪工程將在年內完工。工程新建及維修加固堤防、護坡護岸70餘公里,有效提升了黃河蘭州段的防洪能力。
“過去蘭州防洪壓力大。現在明確了河道界限和管理保護範圍,爲黃河安瀾奠定了基礎。”蘭州市黃河河道管理站站長郭德軍說。
青山常在黃河畔
沿着蜿蜒山路盤山而上,在海拔2000多米的蘭州市榆中縣北山深處,有一個被稱爲“隴上塞罕壩”的地方——貢井林場。這裡土地瘠薄、氣候惡劣,長了60多年的老杏樹只有1米多高。三代千餘人半個多世紀接力造林,創造出超過12萬畝的綠色奇蹟。
6月15日,在蘭州市城關區黃河治理蘭鐵泵站項目點,黃河之聲合唱團開展合唱活動。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場長火彥君還記得初來貢井林場時的情景。“山上幾乎寸草不生,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地抓不住水,一下雨泥沙入河,山上越來越幹,河裡越來越渾。”
北山腳下是黃河一級支流宛川河。這條曾能看到魚的清澈河流,一度因大量採砂導致河牀支離破碎。長流河成了季節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
問題在水裡,根子在岸上。1959年,貢井林場成立,流域內墾荒植樹、護岸固土的重任落在了林場職工肩上。
這是5月18日拍攝的蘭州皋蘭山(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魚鱗坑”救活了樹。林場職工在山坡上逐層挖出一個一個大土坑。每逢下雨,土坑就成了儲水池,遠遠看去就像魚鱗一樣層層疊疊。
耐旱喬木與灌木交叉放入“魚鱗坑”,扶正、填土、壓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棵接着一棵。如今,宛川河流域內苗木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
“山體綠化對宛川河和黃河的保護有明顯作用。現在下雨不再形成地表徑流,水體變清了,水量充足了。”榆中縣自然資源局黨委書記錢玉紅介紹。
這是5月18日拍攝的蘭州白塔山和黃河蘭州段河道(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去年4月,宛川河恢復四季長流。岸邊蘆葦蕩蕩,水鳥羣羣,一川清水向東注入黃河。
黃河在蘭州城區穿流,皋蘭山和白塔山一南一北,夾河而立。由於自然植被稀疏,民間曾有“皋蘭山上一棵樹,白塔山上七棵樹”的說法。
爲保護黃河沿岸水土,20世紀50年代,蘭州市的幹部職工背冰上山植樹造林。2000年,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成立,黃河提水灌溉工程讓苗木成活率持續提升。
這是5月18日拍攝的蘭州白塔山(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指揮部副指揮任智斌介紹,昔日荒蕪的兩山,如今綠化面積已達62萬畝,成活各類樹木1.6億株。
黃河養育了兩山,兩山也護衛着黃河。科研機構的評估數據顯示,南北兩山年均涵養水源近4000萬立方米,年均減少入黃泥沙量60餘萬噸。
去年以來,蘭州市進一步加大河道兩岸、城鎮周邊、水土流失區域的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力度,實施了羅九公路沿線綠化提升改造和生態治理等12個項目,改造提升綠化面積1.7萬畝。城市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景觀長廊逐漸成形。
城河相融開新局
蘭州城美,美在黃河。
去年以來,黃河風情線面貌大爲改觀。昔日荒蕪的河灘成了沙灘足球場,健身步道旁多了便民衣帽架,母嬰室、便民書屋讓人感受到城市的溫度,21個公園、1.5萬畝綠地成爲城市中的迷人風景。
孩子們在蘭州皋蘭山一處生態園玩耍(2019年8月7日攝)。 新華社發(何問 攝)
城市的“顏值”提升了,城市的活力也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不斷激發。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是國家在“一五”時期的重點工程項目,是集煉油、化工和化肥生產爲一體的石化企業。近年來,這家傳統石化企業實現了“跨界”。該公司生產技術處處長謝恆介紹,公司不僅在今年實現口罩、輸液瓶等醫用品的投產運營,還在航空汽油、高端電子膜等新產品研發上取得成效。
這是6月5日拍攝的蘭州國際陸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在一河之隔的甘肅健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潔淨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細胞培養基。細胞培養基是生物製藥行業的重要原材料,過去長期依賴進口。公司常務副總裁姜怡如介紹,自2011年落戶蘭州以來,公司不僅培養出專業技能過硬的本土研發團隊,還成功開發了上百種細胞培養基。近3年來,公司年產值平均增長率超過20%。
健順生物是蘭州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介紹,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3年內翻了一番,2019年底達到57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的比重提高到15.3%。2019年,蘭州正式邁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創新驅動正在引領蘭州高質量發展,國際貿易通道讓這座內陸城市開放提速。
6月5日,國際貨運班列從蘭州國際陸港發車(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今年5月,一列滿載鋁卷的國際貨運班列從蘭州出發,到達廣西欽州港後,再通過輪船運至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這是一條把“一帶”與“一路”連接起來的西部陸海新通道。
這條國際貿易通道的開通,還吸引新加坡太平集運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在蘭州籌建物流園區。公司董事長張鼎聲介紹,公司在蘭州建園,便於向西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記者從蘭州國際陸港獲悉,目前蘭州擁有中亞、中歐、南亞、西部陸海新通道4條國際貿易通道。隨着長安號、蘭州號等國際班列開行密度加大,貨物運輸從單一的農副產品向工礦產品、有色金屬、農副產品等多元化產品轉變。內陸城市蘭州正成爲對外開放新高地。
黃河蘭州段上的水鳥(2019年12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如今,作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蘭州—西寧城市羣兩大國家戰略的交會點,蘭州正向富有活力、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發展。黃河上游一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羣正在加速融合與建設。
蘭州市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賈雲鴻說,蘭州正在打破“兩山夾一河”的自然困境,從“城河相伴”走向“城河相融”。(記者任衛東、譚飛、張玉潔、任延昕、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