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59%沉默的選民
(本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能將四大公投選情從幾個月前的民調落後拉到「兩個4:0」(門檻與同意票皆未過關)實屬不易。對執政團隊而言,未來如何實踐承諾,帶領檯灣進一步參與國際經貿體系如CPTPP、強化臺美經貿合作,解決福島四縣食品進口管制深化臺日經貿合作關係以及加速能源轉型等,都是民進黨在2022與2024大選必須再次面對的檢視。更重要的是,公投並非狹隘的政黨對決。激情過後,期許社會共同促進臺灣民主政治品質深化以及共同因應國家發展的挑戰。
然而,公投的低投票率是擺在眼前的事實。這不只是公投和大選是否同時舉辦的問題。即便是2018年公投綁大選,公投平均投票率也僅約55%低於縣市長平均65%投票率達10%。影響民衆投票行爲的因素,至少還包括了,民衆是否有足夠的資訊並且有能力消化理解涉及高度專業知識的公共議題;民衆對於自已的一票能否影響政策的「政治效能感」強弱差異;以及社會間是否有超越政黨偏好進行公共論述的政治文化等。這些都是所謂「民主品質」的範疇。
舉例來說,社區的預算要如何分配用於處理路不平、燈不亮、水溝不通是相對簡單的選擇,爭論大概也就是預算配置比例。但若要拉到縣市層級,例如新竹市的「廢污水專管回收」公投,就勢必要思考建置成本、市政預算分配與排擠、風險與效益甚至是環境工程等專業領域。全國性議題的複雜程度則更高,以萊豬公投爲例,萊豬不只是食安議題,還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政治議題,但並非人人都是食安或者國貿專家。即便各陣營都安排了專家公開論證,但由於議題的專業門檻高,普羅大衆難以辨別正反方訊息真僞和有效性,因而最後的思考判準似乎還是回到了選擇性地相信權威,或者選擇性地相信自己偏好的政黨。
我們看到此次公投四案平均投票率約爲41%。勝負的關鍵基本取決於政黨動員能力而非論理說服。例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再加上基隆市、花蓮縣、臺東縣這些地區的政黨板塊基本爲藍大於綠,而投票的結果基本與該縣市的藍綠結構相符。反之,在民進黨優勢的中南部選區,民進黨的催票率則遠高過國民黨陣營的催票率。持平而論,民進黨基本盤動員能力與政策溝通策略確實略優於藍營;但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執政近8年的基隆、桃園、新竹出現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的現象,很可能是2022地方選舉的風向球。這是國民黨的機會,也是民進黨的隱憂。
就政黨發展而言,爭取這59%沒有參與此次公投的選民是未來選舉的勝負關鍵。就臺灣民主發展而言,不論這羣疏離的選民是因爲國家大事離我太遙遠,或者因爲厭惡政黨對立的公投論述而選擇沉默。政府、政黨和社會意見領袖有共同的責任,營造一個促進民衆關心、參與、瞭解、對話的理性論述氛圍或政治文化,喚起更多的公民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與決定,喚起更多的公民以審慎思辨的方式共同決定臺灣前途。(作者爲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