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琦/同樣的歷史遺憾將再度發生!

作者/胡文綺

筆者雖然主張兩岸應該「統合」,卻真想理性思辨也完全認同臺灣未來命運應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但這其中所涉及的邏輯思維與價值判斷,真的有那麼容易可以用是非黑白對錯來「一刀切」嗎?媒體報導,面對造成臺灣歷史鉅變,至今已滿120年的1895乙未年,日昨,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與數位文化中心合辦「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會中,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益源表示,當時臺灣人有着前途不能由島民自主決定的悲哀,120年後的今天,如果臺灣未來的命運也不能由臺灣人民自己決定的話,「同樣的歷史遺憾將再度發生!」

現場,陳益源特別舉證一份乙未年共五位進士舉人,在4月4日<馬關條約>前上書給清光緒的複印本,書中述及全臺從南到北重兵扼守統計120多營,義勇番丁5、60營,「軍火糧械可支半年,倭人未必遂能逞志。但求朝廷勿棄以予敵,則臺地軍民必能捨死忘生」。文中充分表露出當時的知識份子,對臺灣前途未卜的憂心忡忡,就算人在臺灣島外也心繫着臺灣,希望清朝再多撐半年,呼籲朝廷不要放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看更多!

坦白說,筆者何嘗不希望臺灣前途應由2300萬人民決定,姑且不論「臺灣」是否是「中華民國」的「借殼上市版」,然而,其中的邏輯思辨卻是,所謂2300萬人民究竟應是「全體同意」抑或「相對多數」即可,還應是要「絕對多數」?這個問題如果不能「說清楚、講明白」的話,那根本就會是一場歷史上的鬧劇或是悲劇簡言之,這也是爲什麼2012年的藍營會強力挑戰蔡英文主席,一席剪不斷、理還亂的所謂「臺灣共識」,乃至其究竟該如何達成的「終極罩門、雞嘴變鴨嘴」的重要原因。

退一萬步說,暫且不論「住民才應是臺灣真正主人」的歷史事實,就以現階段的臺灣民意氛圍來說,如果說55對45是一個基本藍綠比率的話,就算現在老K做的多麼讓「民心思變」,試問,那「住民自決後」的相對少數「臺灣同胞」又該如何協調?難道該是敘利亞式的「海上難民」?還是阿扁前總統的「太平洋沒有加蓋」?

捫心再試問,以臺灣人民傳統識時務爲俊傑的靈活、彈性風格,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所謂「中間選民」抑或是「經濟選民」,果若要他們願意真正承受想要「當家作主」所可能要冒的政、軍經濟乃至戰爭風險時,「相對多數」的人又該如何自處「別人的孩子死不了」?甚至是說服大家一條心、是生命共同體

說實話,套句對岸老共毛澤東經典名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筆者也絕對認同「同樣的歷史遺憾將再度發生!」不該再次發生,更願意相信、首創嘗試「破解」所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魔咒,但天底下就是絕對「沒有白吃午餐」,我們與其聽這些「讀書人」、這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人盡講些「學術上」的專有名詞與術語,還不如徹徹底底的先將「遊戲規則定義清楚,然後就該是遊前院長所說的「歡喜做、甘願受」了,誠然,這其中更重要的關鍵或許是,究竟臺灣人民有無「大無畏」的決心勇氣去承擔所有可能的風險。

●作者胡文琦臺北文史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