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與朱天文獨家專訪/侯孝賢:真實是唯一最重要的

圖文/鏡週刊

「真實」的味道是很難的,失去真實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過頭戲劇性。要深入你周遭、眼前的社會、世代與城市,這對我是唯一最重要的。

鏡:重新回顧新電影的發展,是否覺得如果把握住某個時間點,也許臺灣電影產業會不一樣?

侯:(搖頭)因爲那時候臺灣所有投資電影的人,全部是做戲院的,都很清楚要什麼,也沒那種「電影應該要怎樣」的觀念胸懷。都是覺得電影就是要賣錢,這很現實,所以《青梅竹馬》4天就下片。片商完全是這樣,沒有真正的大製片、製片家。

鏡:因爲相對於香港電影新浪潮,那些人才又都進入香港商業電影造成改變。

侯:臺灣的商業電影不成熟,商業片不容易拍。那時是碰到中影明驥,他其實不懂電影,但很怪,氣度不錯,纔有這樣的小局面,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先有《光陰故事》4段、再有local的《兒子的大玩偶》3段。

朱:臺灣新電影放在世界版圖,像拼圖可以放上去了,做到了歷史任務

鏡:侯導今年70歲了(侯:71),再過幾年就追上李天祿的年紀(侯:真的喔?),可是還是像年輕人創作力還是很旺盛。

侯:一方面是個性啦,另外身體運動,腦子比較不會那麼老。講難聽一點,就是還在假年輕、裝年輕(笑)。其實不是啦,就是對什麼東西的好奇一直在,看電影呀什麼。只是現在拍電影比較難。

鏡:《刺客聶隱娘口碑不錯,但票房反應普通

侯:《刺客聶隱娘》觀衆不是哭成一片,是呼成一片,哈哈,在打呼。但美國市場找我拍8小時、10小時的影集,類似《冰與火之歌》那種,像電影的規格,就是看《刺客聶隱娘》之後呀!

鏡:有確定何時拍嗎?

朱:問題是他(侯)呀!

侯:都怪我太慢!ㄟ,那個要想耶!現在新的媒體出現,不需要在戲院。

朱:要是早個十年,會很快,身邊抓個題材拍,但現在年齡的關係,真的比較慢。而且8集、10集,弄個劇本好慢喔。

鏡:侯導今年70,是否有「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體會、覺得更自由?

侯:現代的人沒以前那麼厲害,沒辦法到那境界。你拍過也演過,假使發現有不錯的演員或故事,就會想拍。這行不管做什麼,幫忙後輩什麼都可以,完全看機緣。有年輕人要拍片,我樂於幫助,就像以前人家幫我們。電影比我們想像中難很多,從年輕時就拍,機會比較大,已經成熟時拍,變得小心翼翼,比較困難,因爲拍不好就沒了。除非拍得很好、有價值,人家還會找你拍,通常好的電影,因爲電影工業不足,沒辦法商業與作品都非常好,那是很難的,要越深入、可能和觀衆越背離,要找資金後面就很難。

現在電影往前走,數位方便到不行,假使我們以前有這些器材,都不知拍到哪裡去了。以前底片那麼貴,什麼都貴,那時常常是爲了一顆鏡頭,特別去租,爲了它的光圈、爲了它是蔡司的什麼,這樣一顆從頭拍到尾,因爲對品質的要求。

爲何要重視這個,以前新電影時代我和楊德昌一羣人每個計較的就是這個,誰弄了一個什麼鏡頭,大家都覺得很過癮,對質感的要求。現在不是,現在是重故事。

鏡:侯導說過拍電影是要「背對觀衆」,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是否有所體會?

侯:「背對觀衆」是做事情、拍電影的方法,如果每天都想着觀衆看了會怎樣、會不會喜歡、戲劇性夠不夠,就別拍了。那你幹嘛呢?假使你很想拍,議題纔會打動你,然後看了你找的演員會覺得好過癮,像以前楊德昌找了蔡琴。找不到這些怎麼拍?但現在這不是拍電影主要的動能,你能找到資金拍就不錯了,會在能繼續拍片的擔憂上,你就會妥協迎合,沒辦法那麼純粹,這很可惜。

照理講現在誰都可以拍,有沒有人就根據最方便、最容易的,去拍他們真正要拍的。我們以前要拍公車,整個要安排,安排來的臨演都假假的,如果現在就不需要,拿個小攝影機捷運、公車拍來拍去,沒人理你。如何從中安排、在中間學習真實。

我們說「寫實」其實就是模仿「真實」,能不能拍到這個。「真實」的味道是很難的,如果你拍到,就會發現你的level 在那裡,要再自己製造也不會低於那個level,失去真實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過頭、戲劇性之類。如果沒有這個方向,怎麼深入?深入你周遭、眼前的社會、世代與城市,這對我是唯一最重要的。

更多鏡週刊報導【一鏡到底】最好的時光 侯孝賢【侯孝賢番外篇】在民國的黃昏裡【全文】數位修復大師風采 楊德昌、侯孝賢情誼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