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傳家?或工於書畫,或囿居文房……|退藏

傳統中國哲學家的社會、經濟思想中,有所謂的本末之別。本,指農業,末,指商業。古代中國的四個階級,即士、農、工、商,士居首位,農爲其次,在中國,這是兩種光榮的職業。

換句話說,一個家庭若能“耕讀傳家”,那是相當值得後人自豪的。

古語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道德傳家,那是如孔孟聖賢之家,極爲罕見。而耕讀、詩書之家,或工於書畫,或精於雕刻,往往從先輩留下的文房雅器可窺一斑。

且看「古天一國際拍賣」2022春拍即將呈現的一組精彩文房佳器,遙想百年前古人或於黃花梨涼榻上,搖扇輕寐;或於黃花梨翹頭案前,奮筆疾書,挑燈夜戰。真想借着年代美器,穿越時空,體會一番那時的堂前明月,那時的晨曉清風,那時的詩書傳家……

黃花梨涼榻

魚龍顧盼,絢爛至極/

Lot 5137

明代 黃花梨涼榻

270×70×40cm

RMB:2,800,000-3,500,000

莊子曾說過一個木工故事。

有個工匠叫梓慶,他的木工極好,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人曾問他,你是如何做到這麼高明的,是有什麼神術嗎?梓慶回說,我不過是個匠人,何術之有。爲什麼梓慶總能創造出佳構,用莊子的原話說: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

就是說,之所以器物疑爲神鬼造,是因爲工藝融合了天然的材料。這種大巧若拙的審美觀念,本件明代黃花梨涼榻,即爲當中代表。

黃花梨涼榻,望之似如被魚龍所包裹

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向來有一種對拙美和枯槁的追求。

此作品長方涼榻,榻周盤桓數段奇木,望之似如被魚龍所包裹。樹根奇妙,似曲似轉,似直似彎,情態曲折,形象多異,其形態千奇百怪,讓人稱絕。甚至於,不同視覺觀之,不同角度看去,情趣迥異,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在道家大巧若拙的哲學觀影響下,歷代文人塑造器物,藏巧於拙;既通過技巧展示,更重視天工自然。這件涼榻,以黃花梨木爲框,榻面穿織藤屜,天然奇木爲座;頭枕處有一石平添清涼,石的色澤及質地與木色相近,釋放出自然之美。一側奇木抱有一石,木石共相生的奇觀,道出了自然萬物之美妙。奇木天然成形,驚歎於自然的鬼工雷斧琢削;木之宛延輾轉,當中奇巧之多,猶如山巒,猶如魚龍,令人擊節歎賞。

本件黃花梨涼榻,結合了天然之美,特殊樣式寄託着深遠之趣,於奇拙中抒發豐美,與蘇軾的外枯中膏美學思想相合,想象與歷史重疊,絢爛至極。

非常之作品,必有非常之遞藏。

此榻奇木所抱之石,上刻“心即理”三字篆書。奇木另一側上淺刻有銘:“時二百餘載,逢八年之其,此謂生儒之禮說不恭誠,董誥,法古。”

奇木抱石,上刻“心即理”三字篆書

奇木另一側上淺刻有銘:“時二百餘載,逢八年之其,此謂生儒之禮說不恭誠,董誥,法古。”

黃花梨木框上,淺刻竹影及銘:“物格之至,得之順應;蓋天地本體,漾出堂理,即時而慶異屬元性,而非感應之;幾汝見竹,而不知草木之性;尤釜中食,而不明滋養之願,何以致知;適之功夫,以作其行立也。道光乙巳年郘亭眲叟,莫氏子思。”

以上之銘,分別涉及到三位赫赫有名人物:王陽明、董誥、莫友芝。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董誥,字雅倫,號蔗林;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至內閣學士,甚得清高宗、仁宗寵遇。莫友芝,字子偲,號眲叟;晚清金石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時稱 “西南巨儒”。

古代文人通常對器物的審美品評,來表達對世界的認知和期待。有些精神和追求難以訴諸於筆墨,於是就通過器物來體現某種微妙的感知。這種體現有材質的因素,有形式的因素,也有對美的理解的因素。朱熹說:枯槁之物亦有性。在藝術領域,枯槁之美就是一任自然顯現;通過稚拙,形成新的巧妙感,喚起美學生命的活力。

這件傢俱,最初展示着古代文人的審美,最後成爲古代美學的一段載體;留給了後世一個無盡美影,驚歎、傾慕、想象,都在這個美影中展開。

典雅傢俱

林壑幽深,書房明月/

“夫標榜林壑,品題酒茗,收藏位置圖史、杯鐺之屬,於世爲閒事,於身爲長物,而品人者,於此觀韻焉,才與情焉。”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天,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情,去品味古人舊時所愛之物?

Lot 5134

明代 黃花梨透雕麒麟擋板翹頭案

157×83×41cm

RMB:900,000-1,500,000

美國藏家舊藏

本件透雕麒麟擋板翹頭案,材質爲黃花梨所制。案面兩端翹頭,案面側沿打窪,面心邊框內鑲子框。直牙條,方直腿,外側一面的正中刻凹線,兩邊飾雙打窪線條,兩側面與內面飾單打窪線條,四角倒棱。牙條與牙頭一木連作,以夾頭榫結構與案腿連接。案腿方直,外側一面正中飾雙皮條線,兩側飾混面單邊線。側腿當中鑲絛環板,雙面透雕麒麟紋。足下帶託泥,託泥開壼門亮腳,側腳收分明顯,造型體現了明代傢俱的穩重感及造型的美感。

Lot 5133

清代 黃花梨四出頭椅

64×45×112.5cm

RMB:300,000-350,000

此椅爲黃花梨所制。造型簡約雋永,形制修長而挺拔,突顯權威和地位。整器選料精良,且用料奢侈,靠背板獨板構成,背板上修飾竹與梅,裝飾很是經典。搭腦弧度大如繃弓,彎弧有力,兩端往上翹,形如襆頭。椅之下部的前腳有一橫踏,後部有一橫棖,兩側則爲兩橫棖,樣式鮮見。椅座四周相交處有角牙相襯,座面原用藤屜。

官帽椅是因搭腦像古代官員所帶帽子的展腳而得名。此椅高貴不凡,工藝看似簡單,雕飾無多,卻顯出高明的美學觀念;造型簡結明快,彎曲中見端正,素雅中見氣勢,是古典傢俱中的典範。

Lot 5135

明代 黃花梨書笈

H92cm

RMB:800,000-1,500,000

出版:《上林家所藏品札》1936年 八九 唐物揹負茶書故道具

從古代繪畫及典籍資料來看,僧人行遊或書生趕考時,常背有一種箱子,稱爲“笈”,用以放置經卷、書籍、文具、衣巾等。

此笈以黃花梨爲材,整體呈箱式,分爲三層置物空間。 設計合理,功能性強,充分考慮到了置物的多樣性。 上層適合放置大件行李或衣物,中間適合擱置隨時取用的生活用具,最底層封閉且可以加鎖,無疑是存放貴重私密小件物品的絕佳之所。

Lot 5136

清早期 黃花梨雕龍紋靠背

135×77cm

RMB:1,200,000-2,200,000

出版:《上林家所藏品札》1936年 八八

雲龍紋矮牀

在中國傳統造物中,運用“摺疊”工藝由來已久,在各種器物中有很多表現,如中國傳統的摺扇、摺疊傘等等,而在明清傢俱中,“摺疊”更是運用得嫺熟巧妙,令人拍案稱絕。

本件摺疊牀材質珍貴,設計極其巧妙,存世罕見。摺疊牀以黃花梨木製成,整體一分爲二,下承八矮足。牀面有圍擋,一半作靠背式,可自由開合。靠背兩角爲龍首形,後設一擋架,靠背上有四處可供擋架支撐的凹槽,使用者可根據自身舒適度自由調節四種角度倚靠。擋架不用時可收納於底板牙條之內。靠背木材上原裝縫合龍紋刺繡,龍紋爲清宮常見的正面團龍,莊嚴肅穆,顯示出本器出身不凡。團龍周圍飾以雲紋裝飾,兩側邊緣爲纏枝紋。靠背下方均勻鏤空三處孔洞,不僅美觀,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透氣性好。

此折牀早年被日本藏家收藏,曾輾轉至日本信州(長野)木曾福島興禪寺,後興禪寺爲該牀配備坐墊,坐墊背後留有“興禪寺”落款。

Lot 5131

清早期 黃花梨炕桌

74×27.5×50cm

RMB:100,000-150,000

Lot 5132

清早期 黃花梨酒桌

85×80×40cm

RMB:150,000-250,000

文房佳器

情有所寄,案頭清玩/

“人情必有所寄,然後有所得”,文房之中的案頭清玩,一筆一墨、一草一木不是孤立的存在,更不是純客體的物。物物融於造化,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這纔是中國藝術的最高境界。

器雖素雅,也見光華;物惟無聲,也訴千言。文人之“清玩”,願能與諸君同賞。

Lot 1088

明代 黃花梨雕鬆鹿圖筆筒

H13.5cm;D13.5cm

RMB:450,000

筆筒取材黃花梨,圓口直壁,線條順暢自然,規整協調。質地細膩,色澤沉穩,紋理變化多樣。筒壁滿雕錦地花紋,浮雕鬆鹿圖,梅花鹿、松樹均爲長壽的象徵,二者組合寓意鬆鹿同春,壽祿雙全。整體刻畫靜中有動,栩栩如生,鋪展均勻,端莊大氣,靜閒雅緻,富有生命力。造型沉穩而不乏靈動,包漿古樸,是一件精美絕倫的文房雅器。

Lot 5071

清代 紫檀浮雕八寶箱

24×19×13cm

RMB:50,000-80,000

法國藏家舊藏

Lot 5125

清代 沉香18籽原繩手串

18粒

RMB:200,000-300,000

臺灣藏家舊藏

此沉香手串爲老繩所穿,中間有隔片分割,共十八子,打磨圓潤,顆粒碩大,均勻飽滿,自然狀態下發香濃郁。沉香又名“沉水香”,香韻淡雅,自古被認爲是衆香之首,又是上等藥材,長期佩戴沉香製品可安神鎮靜,溫腎納氣。

Lot 5126

明代 沉香木雕獸面紋雙耳尊

H21.7cm

RMB:200,000-300,000

沉香難有大塊材料,而能做成雕件的大塊沉香更是萬中無一。這件沉香雕刻作品,樣式爲仿製三代青銅器,饕餮獸面紋遍佈。饕餮紋爲上古青銅器的典型紋樣,紋飾繁複而誇張,裝飾性很強。雙耳修飾,似虎形似螭龍,極爲生動。整體視之,視覺效果極爲強烈,體現出雕刻工藝完全複製了青銅器的觀感。

Lot 5127

清中期 紫檀嵌董邦達畫文具盤

29.3×11.2cm

RMB:260,000-350,000

爲了在工藝上爲達到盡善盡美,此器用料奢侈,不惜工本,四壁淺浮雕雲紋,整體樣式給人以簡潔明快之感,但製作時比一般傢俱使用的木料更多。構圖勻稱,紋飾清晰,刀法嫺熟,器面光潤,是高手所爲。

畫心爲董邦達作品。董邦達,雍正十一年進士,乾隆二年授編修,後官至禮部尚書。好書、畫,篆、隸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筆。與董源、董其昌並稱三董。董邦達具有雙重身份,官員和畫家。乾隆皇帝對他的繪畫頗爲欣賞,董邦達爲乾隆宮廷作畫之多,幾令人以爲他是一位宮廷畫家。

Lot 5129

明代 黃花梨花口束腰大筆海

H30cm;L34.8cm

RMB:600,000-800,000

此具特大型筆海適合存放卷軸。木料堅實,紋理流暢,轉動觀之,氣韻連貫。呈海棠口,器身均勻打凹,筒壁厚實,通體光素。造型簡潔,紋理清雅,腹身筆直勁挺,體線優美,富有張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