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網評:給未成年人一個健康的網絡空間需多管齊下

(原標題:賀蘭山網評:給未成年人一個健康的網絡空間需多管齊下)

今年國慶假期,河北廊坊的張女士與孩子展開了一場手機拉鋸戰。“一到放假,孩子成天抱着手機看。”爲了讓孩子放下手機,她和丈夫列了一個“暑期戶外活動計劃”,但以失敗告終——孩子興趣不高,只想打遊戲、刷視頻。(10月28日《光明日報》)

甘肅定西安定區東關小學的學生利用手抄報學習網絡安全相關常識。新華社發

截至2022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93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7.2%。喜耶?憂耶?是喜還是憂還是看怎麼使用罷了。互聯網是把“雙刃劍”。一則以喜,藉助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很多未成年人拓展了認知、增長了本領。網絡豐富了生活,方便了學習。

一則以懼,網絡也有弊端,一些“隱秘的角落”同樣值得警惕——網絡沉迷、網絡詐騙、網絡欺凌……

對於未成年人上網,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一味禁絕無法從根本上防範風險,人爲阻斷了未成年人發展網絡素養的機會。而且越是禁止、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會渴望;越是不瞭解,越是好奇,未成年人就會越想玩。面對現實,提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給未成年人一個健康的網絡空間需疏堵結合多管齊下。

疏的是,要尊重“網絡原住民”成長的客觀規律,從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出發,引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切實保障未成年人數字權利,讓每一個未成年人都能充分利用網絡帶來的資源與發展機會。

堵的是,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好的法規制度如果不落實,只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編在手冊裡,就會成爲“稻草人”“紙老虎”,不僅不能產生應有作用,反而會損害法規制度的公信力。

我們更要下大氣力抓落實、抓執行,以《條例》爲依據,加強網絡內容建設,鼓勵和支持製作、複製、發佈、傳播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信息,運用法治手段加強對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規範和管理,才能從根本上築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治防線,淨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確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落到實處。

網絡平臺要加強行業自律,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的價值導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健全平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機制,升級優化網絡安全監管和預防技術手段,對不良信息、不良導向及時發現、“亮劍”嚴懲。“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在網絡世界裡遇到危險時,平臺能有相關干預機制,家長能及時收到平臺的反饋。”

河南汝陽縣第二實驗小學的老師在給學生們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新華社發

學校、教育機構務必持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家長要防範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此外,監管等相關部門需要關口前移更多向前一步,協同發力開展聯合行動,實施相關監督檢查工作,對發現出來的問題要嚴肅處理,決不姑息。最後,報紙、廣播電臺、網絡要年年提醒月月提醒天天提醒廣大未成年人警惕網絡沉迷、網絡詐騙、網絡欺凌……

堅持了才叫夢想,放棄了就只是妄想。從加強立法到落實監管,只有各方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爲未成年人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空間。(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童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