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發揮平臺優勢引才育才 讓青年找到發展新機遇

紀寬宏是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專攻瓊菜研發和傳承,先後推出了“砂鍋姜焗龍膽魚”“桑拿東山羊”等多種特色菜餚,他開設的海南宴席製作等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不久前,紀寬宏主持的技能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2019年紀寬宏入選海南省“南海工匠”培養項目,他認爲這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之後各級政府部門和學校大力支持的結果。他獲得的項目資助經費,爲開展教學和科研實踐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海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海南自由貿易港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實施“南海”人才開發計劃,已實施多年的“南海工匠”項目也被納入這一計劃。

《若干措施》明確,“南海”人才開發計劃聚焦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主導產業、三大未來產業和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南海育才項目、南海新星項目。南海育才項目定期開展南海創新人才、南海創業人才、南海工匠、南海鄉土人才評選,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30萬元、15萬元培養經費支持。

有了項目支持,作爲一名“上得了講堂、下得了廚房”的教師,紀寬宏的教學空間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他也擔負起爲海南餐飲業培養人才的責任。他採用“以賽促教”的教學方法,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

《若干措施》還提到,南海新星項目定期開展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產業創新創業人才、教育人才、醫療衛生人才、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金融財稅人才、技能人才評選,入選南海新星項目的,給予最高30萬元培養經費支持。

爲聚焦青年人才培養,去年3月,海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海南省“南海新星”項目實施辦法》,對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與創業等方面的優秀青年人才,給予每人10萬至30萬元經費資助。首批“南海新星”項目人選名單于去年8月底公佈,7個平臺項目共約200人(項)入選,平均年齡32.4歲,爲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支撐。

張成亮就在其中。作爲海南核電有限公司科技創新處成果轉化科副科長,張成亮所在崗位主要負責核反應堆核級機械設備檢修。過去,受工作環境空間狹小的限制,檢修面臨繁瑣、威脅工作人員健康安全、浪費大量主線檢修時間和人力成本等問題。

面對這些工作上的不便,張成亮以核電站現場的問題與需求爲導向,帶領團隊開展了《核電站複雜環境下智能檢修機器人研發》科研項目,成功研發了一款適用於狹小空間的新型便攜式智能檢修機器人,如今正處在模型階段,可實現部分關鍵功能驗證。

去年8月底,憑藉這一科研項目,張成亮成功入選首批“南海新星”項目,拿到了技能人才平臺項目資助的“第一桶金”。這照亮了張成亮的科技創新道路,他認爲這既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責任。張成亮表示,下一步將進行產品升級和設計優化,預計在2025年實體驗證調試投入使用,2026年全部結題並進行成果推廣,應用於同行電廠、核工業、火電,以及大型傳動機械設備上。

“給我開一條縫,我就有信心爲這個房間帶來更多的光。”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呂玉平這樣描述自己來到海南創業的理由。

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海南創辦的生物技術高新企業。該企業深耕生物育種行業,在國內首創了多基因分子疊加複合性狀產品研發,掌握多項發明專利。

2019年,一座現代化的科技新城——崖州灣科技城在三亞“拔地而起”,成爲海南自貿港13個重點園區之一。同年,呂玉平也來到海南,踏上了生物育種創新創業之旅。

在來海南之前的30餘年裡,呂玉平積累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以及亮眼的從業經歷。當被問及爲何來到海南創業時,呂玉平表示,海南自貿港的惠企政策和友好營商環境可以爲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同時,配以自身創新力的驅動,呂玉平及其團隊如今實現了玉米、大豆等主糧作物生物育種的多項技術創新突破,研發的系列產品具有抗蟲、耐除草劑以及抗鏽病、抗倒伏等優良性狀。

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志偉目前享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B類高層次人才的獎勵,並在海南購置了安居房。她表示,相比於在其他一些城市,海南的人才政策可以讓年輕人更快地安居樂業。賈志偉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公司這幾年在三亞發展很快,目前已有100多名員工,他們大部分是青年,來自國內多所高校,其中有近50人享受海南自貿港的各項人才政策,如租房補貼等。

海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爲中國最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唯一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近年來,海南省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正吸引各地青年來到自貿港創業就業。在海南自貿港,越來越多的青年找到了發展新機遇。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國新冠 記者 任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