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若無明鄭,臺灣屬於誰的版圖?(黃徵輝)

圖爲立在赤崁樓前的鄭成功雕像。(本報資料照片)

本月10日,北京國務院對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表《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第一節的第一句話,開宗明義指出:「臺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此內容與史實不符,特澄清如下: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啓歐洲「領土大擴張」時代。當年荷蘭和西班牙雖然在南洋各擁有商業地盤,然而對閉關自守的中國不得其門而入,於是澎湖和臺灣淪爲他們爭奪的獵場。

荷蘭首先採取行動,但受制於葡萄牙勢力,將目標轉向澎湖,分別於1604、1622年兩度佔領澎湖。明朝派兵出擊,交戰因不分勝負而議和。明朝稱:「只要退出澎湖,如去佔領對面的化外之島臺灣,則無異議。」荷蘭因而退出澎湖,並於1624年入侵臺南安平。

這段歷史如今看起來不可思議,但那時臺灣人口稀少,且大部分爲原住民,是道道地地的化外之地。至於澎湖,除了地理位置比較接近中國,四周更有豐富的漁場,早在南宋時代便有漢人移民,並從此納入中國版圖,歸屬於晉江縣管轄。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趙汝適着《諸蕃志》中明確指出「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

荷蘭佔領南臺灣,威脅到西班牙對日本和南洋的貿易,引起西班牙的不安。1626年西班牙出兵佔領淡水,在今天的紅毛城原址建立聖多明哥城,展開與荷蘭在臺灣的殖民競爭。經過16年對峙,在嘉南平原擁有米糖優勢的荷蘭,最終於1642年趕走了經濟居於下風的西班牙。

1661年,標舉「反清復明」的鄭成功圖謀恢復明朝未果,率領2萬5千大軍渡海。明鄭登陸臺南,圍攻赤崁城。當時荷蘭守軍1400人奮戰9個月,最終彈盡糧絕而出降。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位,自稱臺灣爲「東寧王國」,實爲明鄭王朝的延續,也是臺灣史上首次出現的漢人政權。

1679年,福建總督姚啓聖與巡撫吳興祚合奏,提議請荷蘭出兵聯手滅叛軍明鄭,而後再將臺灣歸還給荷蘭。康熙批示「依議」,並派特使團到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的殖民地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要求荷蘭派遣艦隊協助進攻臺灣。東印度公司總督以無人統兵爲由拒絕。1680年鄭經病逝,明鄭內部陷入權力鬥爭,清朝見機不可失,派遣施琅率軍2萬進攻,雙方在澎湖水域會戰,清軍先敗後勝。消息傳回臺南,明鄭無心抵抗而降,東寧王國自此覆滅,結束在臺22年的統治。

施琅攻臺,康熙的本意只在消滅叛軍,然後「遷其民而棄其地」。那時臺灣人口連同移民與原住民不過20萬左右,相對於人口超過一億的清朝,康熙表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朝中亦有多位大臣反對將臺灣納入版圖。因而1683年7月,施琅攻臺後接見俘虜Alexander van Grevenbroek,請他帶信給位於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總督,詢問是否有意願花錢買回臺灣?

一方面由於東印度公司沒有回覆,另一方面是康熙猶疑未決,平臺有功的姚啓聖、施琅因而陸續上書,主張納臺灣爲版圖才能根除陳年已久的海寇騷亂。施琅更力陳臺灣對於鞏固東南海防的重要性,且表達外國勢力諸如荷蘭等屢屢對臺灣之覬覦野心。康熙唯恐施琅自恃功臣,據臺擁兵自重,遂諮詢閩籍老臣李光地的意見。李光地大致贊同施琅的保臺疏議,但爲了避免地方坐大,故提出駐軍3年輪調一次的「班兵制度」。康熙這才首肯,於1684年將臺灣設置爲「府」,隸屬福建省,正式納入清朝版圖,此時間足足比澎湖晚了459年。

如果當年明鄭沒有敗退來臺,偏居一隅的化外之地臺灣肯定不會引起清朝的興趣。再看後來的局勢發展,野心勃勃的日本很可能會趕走荷蘭,並將臺灣納入日本版圖。就如同今天的石垣島,即使日本二戰戰敗,也不可能將臺灣「割讓」給中國。如此一來,國共內戰時國民黨誓必死守中國東南沿海,若不幸戰敗,可能跨海退守海南島,或往越南、寮國、緬甸等方向撤退,直到與共產黨拚個你死我活。果真如此,後世將不存在兩岸問題。

誠然,歷史無法重寫。然而以現況而言,339年前才納入清朝版圖的臺灣,對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臺灣『自古』屬於中國」的依據不知爲何?(作者爲海軍前艦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