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讓健保耗用有感(施壽全)

無論病人或醫師,絕大多數對於健保資源耗用,都不會「很有感」。(本報資料照)

健保點值問題,最近頗常上新聞媒體。除少數保障外,1點點值總是不到1。爲何如此?因爲業量總是超過額度。而業量爲何一直那麼多?是確實都是醫療需求?或其中有減省空間?答案或許見仁見智,但一個不容否認的癥結是,無論病人或醫師,絕大多數對於健保資源耗用,都不會「很有感」。

健保雖是保險,但主旨在照顧弱勢,所以保費或部分負擔都不能太高。健保費率降了升,升了又降,這些年部分負擔也做了幾次調整,但醫院滾滾人潮的現象依舊,顯見民衆使用健保對生活支出的影響,並非很在乎。

個別醫師對健保支出的「效價」認知,也一直影響醫療決策。舉例來說,對脂肪肝,可以只評估肝臟所受影響,但脂肪肝也可能與代謝症候羣有關,甚至聯想到心血管疾病與癌症,所以相關檢查檢驗都能開出來。此種「地毯式搜索」的處置,也非完全不對,但如此已等同健檢,而健保不是健檢。

又如,如今胃腸鏡流行「止痛」處置,既然施打鎮靜劑,受檢者就希望胃與大腸一起檢查。一個人胃與大腸同時生病當然有,但更多時候,一起檢查只是「圖個方便」,未必符合檢查適應症,不該耗用健保資源,但「體貼」的醫師也可以找理由安排。

健保給付絕大多數都是論量計酬,所以若對資源消耗感受不深,業量就會不斷上衝。而健保申報雖有核刪制度,但從前10抽,核扣就乘10倍,遭人絕食抗議後,現在倍數減少,節制效果有限。在一些區域,點值其實已衝「低到不行」,只有靠部分機構自行「斷頭」或大家依比率「攤扣」,才勉強維持至少0.9以上。

醫界努力爭取點值保障,不願辛苦被抹煞,當然有理,但如此「格局」其實不夠寬宏,因爲更大問題是,原本的給付是否合理?近幾年來,每有新增醫療服務,提案單位都需提出成本分析,從而商議給付額度。整體來說,新增項目價格,都比舊有相近者高出頗多,所以舊項目給付「偏低」,確有調整必要。

健保當局最近釋出善意,將針對4、5千項醫療服務支付標準展開檢討,只是問題是,項目修正到定案需獲各界共識,處理速度,一年可能僅5、60項,何年何月,才能盼得新舊全面「合理化」?而且,給付提高,醫師與民衆,就會改變對健保耗用不太有感的心態嗎?服務給付要能不打折扣,根本之計,當然就把總額「屋頂」拿掉,但如此一來,原本已根基不穩的健保「房子」將很快倒塌,誰也不敢這麼辦。

臺灣健保相當近似福利,所以如有些國家實施「保大病不保小病」,或「個人總額」,每年用完看病就得自費,或每年全體醫療額度用罄,就要病人「明年請早」的制度,在臺灣都行不通,所以,若衆人對待健保,始終是施者「佛心來的」,受者「理所當然」,則調整給付標準,或許短期會讓醫院好過些,長期仍難擋業量超額的洪流,點值問題也就持續無法獲得解決。

(作者爲馬偕醫院前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