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比增設垃圾桶更重要的事(謝英士、鄭佾展)

(王莫昀攝)

在大中央小地方的政治現實下,城市首長經常低估了自己對於環境議題的影響力。加以環境議題經常帶有禁止與限制、動輒裁罰的刻版印象,不失分、擴大服務、討好市民,往往是城市首長最安全的選擇。

日前臺北市增設垃圾桶之辯,即是最好的例子。而增設與否的政策過程,反映出地方缺少環境中心思想、政策連貫與優先順序的老問題,也與去年通過之「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所列源頭減廢原則相背。

北市行人垃圾桶多半分爲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兩類,在垃圾爆炸情況下,資源回收字樣僅供參考;在垃圾尚未爆炸之前,垃圾也經常混丟,需由清潔隊協助分類。事實上,增設與否只有垃圾丟入人行道或是家裡垃圾桶的差別,廣設不但無助於垃圾減量、更會擴大垃圾外溢,污染者不必付費的不公現象。

從市民環境意識、環境正義角度,反而應該逐步減少、淘汰纔對。

以北市2千個垃圾桶、每桶每日垃圾10公斤推估,約佔總垃圾量2%,並不是非常迫切的議題。北市研考會2020年調查,當次民調除反映七成四民衆認爲要放垃圾桶外,但認爲路上垃圾太多不夠乾淨,造成市容不滿意者僅佔17%,相比之下建築物外表破舊高達52%、汽機車亂停佔18%,都比亂丟垃圾更爲民衆在意 。

新市長對環境的態度動見觀瞻,會影響市府團隊的決心。北市既然爲全臺首個通過淨零自治條例的城市,就應該以氣候變遷爲治理中心思想,依照「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儘速籌備成立北市「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以碳預算思維進行市政審視,據以發展評估機制併兼顧氣候人權考量,以完善年度「減量執行方案成果報告」。如此一來,諸如增設垃圾桶,或是元宵節八萬盞拋棄式小燈籠等負面倡議或政策,自然會逐步減少。

而在以氣候變遷爲治理中心思想的引導下,各地方政府必然會注意到諸如電動車基礎建設不足、大衆運輸電動化與現有都市規劃扞格、都市更新與綠建築及再生能源之結合,以及公園綠地碳匯管理等等課題,才能逐步實現比中央更積極之淨零自治條例目標,落實城市所需的氣候調適方案。

臺灣的氣候風險是迫切的,相對於政治人物的冷感,日前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023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結果卻顯示,超過六成民衆支持將氣候議題作爲政黨或政治人物的重要政見;29歲以下青年更有近七成支持,遠比一成不支持者爲高。承擔起氣候責任不僅是有爲的城市首長要務,也是爲未來世代謀福利,呼應新民意潮流的良治。(作者謝英士爲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佾展爲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