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3風場風機全委西門子 改大風機需環評點頭

海龍風場今天宣佈把風機建置與維修,都交給風機大廠西門子哥美颯負責,海龍計劃風場總監嶽慕駒並說明國產化進度。(圖:海龍提供)

位在彰化外海、加日星合資的海龍離岸風電計劃,今天宣佈連同之前協議,總共3座1044MW容量風場的風機建置與維修合約,都交給風機大廠西門子哥美颯負責。不過風機從原規畫9.5MW大小,改採14MW大風機,支數可望從原先109支大幅降低,減輕生態衝擊,但仍待環評會通過。

海龍共有3座風場,分爲2A(300 MW)、2B(232 MW)以及3號(512 MW)風場,其中2A已有有條件通過「產業關聯計劃」審查。日前宣佈統包商由臺船承製2A風場水下基樁,今再宣佈把海龍 2B與 3 號風機及保修服務優先承攬協議交給西門子哥美颯,等同先前2A,總共3座風場1044 MW風機,全由其負責。

對於建置期程,海龍計劃風場總監嶽慕駒表示,海龍是比較後期建造風場,所以不受疫情衝擊,可按目標在2024年開工,2026年完工。不過2A有國產化項目要達成,嶽慕駒直言部分國產零組件品質、量能上還無法充分達標,需要幫他們做技術提升,舉例像是管架式水下基礎品質還不夠即是。至於協助,是包括分享技術知識、建立品質系統測試等。

國產包商臺船環海執行長郭坤坦言,水下基樁的焊接技術人員現在還是要從丹麥來臺協助,會藉由摸索實做,加速學習曲線改善。

由於未來風機會採用歌美颯最新款SG 14-222 DD,裝置容量可達14MW,發電效能更好,不過此大風機計劃仍需環評會通過。嶽慕駒指出,大風機可以減少建造數目,降低鳥類飛行風險,希望環評委員支持,讓建造時程可以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