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本土出資人爲華航退役機師 先搞5萬小公司爲「搶時效」
鎖定經營離岸風電吊掛業務的海立航空,因資本額僅5萬元惹議,不過據瞭解,海立臺灣合資方已找好股東,會出資掌握股權51%,與德商把資本額提升到5000萬,以符合民航局的營運許可條件,圖爲工作船從事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安裝作業。(圖/伯威海事提供)
鎖定經營離岸風電吊掛業務的海立航空,因是資本額僅5萬元小公司,遭質疑「假本土、真外資」。但是據瞭解,海立航空股東之一本土商臺灣海立,是由一位華航退役機師籌設,沒有財團背景,先註冊5萬資本額,目的是「搶時效」,先搶籌設許可,後續再去擴充資本額。該機師已找好臺灣股東合計要出資2500萬以上,拿到51%股份,連同德商Heli Service出資49%,將公司資本額提升到到5000萬臺幣,以符合民航局要求的普通航空業營運許可條件。
海立航空爲德企Heli Service International GmbH,與國內臺灣海力共組的合資公司,這家公司總部位於德國,主要提供專業直升機進行運維作業服務給離岸風電民間企業,例如:西門子、Vestas、沃旭等大廠,未來主要是承接國內兩大風機外商之一維斯特(Vestas)的工程吊掛業務。
根據側面瞭解,臺灣海立爲華航退休機師個人成立,背後沒有任何財團或政黨色彩。除了個人出資外,也找好了臺灣股東合資。
至於爲何今年4月海立航空僅向臺北市政府登記爲5萬元資本額小公司?這部分經濟部說明,它們是爲了「搶時效」,先達到成立公司門檻去申請「籌設許可」,拿到之後會再去做籌資動作,後續要取得「營運許可」資格,還有飛航五階段申請要走。
該部強調,吵資本額5萬元就是個假議題,因爲經營航空業,如果業務是載人,資本額至少要7億5000萬起跳,非載人像海立做吊掛業務,可降低到5000萬元。但是仍要達到此資本額,否則就拿不到營運許可,外界的憂慮不存在。
經濟部進一步說,依據民航法規,普通航空業國外投資不能超過50%,也就是臺灣合資對象這邊出資必須達2500萬元以上,本土持股超過50%以上纔會獲民航局同意,這是基本門檻。
那又爲何海立航空先前籌設許可申請不到,要勞動經濟部長王美花出面協調?該部說明,外商來臺不熟悉我國法令與文件要求,準備不齊被退件,後來計劃書重改,交通部也有協助程序,也就過關。「但這僅是筆試及格,後續還有術科考試要過。」